4月20日晚,大同大学音乐学院键盘教研室、大同桑塔·塞西莉亚钢琴艺术节组委会携手大同籍青年钢琴演奏者要佳林,在大同大学音乐厅为音乐爱好者们带来了“小金钟之夜——要佳林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出现场座无虚席,除了大同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的学生,还有很多学习钢琴不久的小琴童慕名而来,聆听这场难得的音乐盛宴。
据了解,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的要佳林12岁起离开家乡求学,13岁就已经随老师前往欧洲巡演,先后在国内和国外举办过多场音乐会,而回到家乡大同举办个人演奏会还是第一次。
演奏会结束之后,要佳林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在说起从小学习钢琴至今的心路历程时,要佳林告诉记者,钢琴以及古典音乐其实是离普通民众比较遥远的文化形式,作为专业去钻研需要一份坚定的信念。而他对整个钢琴世界的无法割舍正是在自己对琴艺的钻研到达一定火候之后才真正决定的。要佳林认为,任何专业都是从兴趣开始,而即使是兴趣,也要靠着一份坚持去深入,才会从单纯的兴趣变成一生的热爱。
要佳林1999年出生于山西大同,4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师从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傅红教授学习至今。2011年要佳林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期间多次获得“优良生奖学金”“专业课奖学金”,并获“优秀毕业生”称号。2017年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钢琴系,现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学习期间有幸得到众多世界知名钢琴家的指导并获高度评价。从12岁斩获第二届嘉德威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金奖开始,要佳林在钢琴演奏比赛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所获颇丰——2016年第十八届“桑塔塞西利亚”国际钢琴比赛金奖,长江钢琴·2018全国高校钢琴比赛(小金钟)专业公开组第一名,2019海南国际钢琴专业邀请赛大学研究生组第一名,并获得评委主席特别大奖……要佳林以其天资与执着,在钢琴演奏的道路上,刻下一路坚实的脚印。
要佳林告诉记者,他觉得钢琴表演是一种演绎性的艺术形式,同样一首曲子,作曲家甚至都是数百年前辞世已久的艺术大师,但不同的演奏者却会赋予这些古老作品不一样的情感,每一位演奏者的性格和经历也会赋予一首作品不一样的生命力。要佳林说,这些正是他所认为的,钢琴演奏最具魅力的地方。
谈及回到家乡开个人独奏会的契机,要佳林说,作为大同人,希望能够为家乡的钢琴艺术推广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对于很多现在还在钢琴道路上奋斗的师弟师妹们,要佳林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成为知名音乐家、演奏家的概率微乎其微,除了才能和机遇,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唯一不变的条件。音乐需要花费一生去学习,对于很多小孩子来说,很难去热爱音乐,因为这个瑰宝太深刻了,大多数人很难发现它的美和精神层面的内涵。只有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才能逐渐体会到其深刻的意义。
媒体链接:http://epaper.dtnews.cn/shtml/dtrb/20190423/754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