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乔彬创作的铜版画《盛世马球图》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套色木刻《古老的运动规则》
乔彬(右)与德国版画艺术家合影
受访者感言
大同这方文化沃土,为我的艺术人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给养,将一个昔日只想画画的孩童变成了今天自己想要的模样,我会继续用心创作记录家乡的新气象,也会把所学的技能传授给来自祖国各地的学生,让他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勇于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
线条模糊的洞窟与隐约的佛像组合或平铺或凸现,无性别特征的人骑着无雌雄区分的马,或低头沉思,或双手合十祈祷,了解当代版画艺术的人,会一眼识别出这是出自山西大同乔彬之手的作品。
乔彬,生长在大同,毕业之后回到大同,现为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版画工艺教研室主任。大学本科刚毕业两年,他已凭借连续3年入选国家级美术作品展的优异成就加入了中国美协,回忆起毕业创作时的自豪之情,乔彬仍难掩激动。
1998年,当时上大四的乔彬需要为自己的毕业创作绘制草图,同学们有的选择收获场景,有的选择身边的亲友为原形,喜欢突破的乔彬觉得这些都不适合自己,他认为家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一定可以给自己的创作带来灵感,于是回家乡数月,绘制了多种方案,其中在云冈石窟写生的草图被毕业创作指导老师一眼相中。
1500多年前的云冈石窟造像肃穆庄严、开放包容,当时前来寻找毕业创作灵感的乔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早出晚归,一窟一窟地画,积累了关于云冈石窟的无数细致的素描和捕捉灵感的速写作品。坚持一个月后,乔彬的脑海突然出现了“如果将存有万佛的洞窟当作毕业创作的背景,气势不言而喻”的闪念。这个灵感不仅让乔彬拥有了优秀的毕业创作,而且让他的毕业作品铜版画《净土》系列入选第14届全国版画作品展。
本科毕业创作的高起点更加快了乔彬回家乡工作的脚步,也更加让他坚定了以云冈石窟为背景创作版画的信心。20多年来,他创作了20多件版画作品,收获了诸多国家荣誉。2019年,《对弈·域下》入选第23届全国版画作品展,铜版画《盛世马球图》入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乔彬以不断萃取的个人版画语言解读云冈石窟,让世人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云冈之美。
云冈石窟这座世界艺术宝库,让乔彬拥有了时空交错、宁静神秘的想象空间来实现超现实的自我表达。无人纷扰,保持一份神秘的宁静是乔彬版画的常态,但也不乏有2013年的《守口堡·杏花》、2014年的《工地日记》等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作品,记录着大同的变迁,歌颂着大同今日的美好。
“只要画就好”的乔彬一路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果累累,多年的不懈追求,让他拥有了鲜明的个人版画语言,也让他桃李满天下。大同的艺术家们正在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大同特色的文化艺术也在一程接一程地发展前行。
本报记者 辛莉莉
媒体链接:http://epaper.dtnews.cn/shtml/dtwb/20200616/11576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