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艺术节
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报道(十):“非遗”进校园 零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9-05-24 19:10:00 阅读量:

展示十八大以来大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师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发展,我校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524日在北校区广场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孙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丽英,大同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郑建新、张俊杰,大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侯建臣及我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启动仪式。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容主持仪式。

  郑建新发表讲话。他表示,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非遗进校园,让学校成为充满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不仅能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更能使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后继有人,具有深远的意义和非凡的价值。

  姚丽英在致辞中指出,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亮相,为广大师生提供了零距离接触大同经典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是我校第十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重磅节目之一,也是厅市共建、市校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本次活动也不仅仅是观赏与体验,更是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她希望广大师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把爱祖国、爱大同、爱同大融合到一起,深入体验优秀传统文化,为创造我们的精神家园不懈努力。

  孙彦宣布:大同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大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

    “非遗”节目演出由雁北耍孩《狮子洞·扇坟》拉开帷幕随后,独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节目逐一亮相,精彩的演出赢得现场师生们热烈掌声。

    此次“非遗”进校园活动分为“非遗”节目表演、工艺品展览、动态展示三个板块,特邀10多位我市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展演,与学校师生进行亲密接触,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大同“非遗”独特的文化魅力,把本土“非遗”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和学生课余生活,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师生们沉浸在这些“非遗”项目传承人的展演之中,被大同地区传统优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深深折服,纷纷表示要进一步深度了解非遗、传承非遗,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光更加熠熠生辉。(张宁)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