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诗珩见习记者王春艳)10月16日上午,2020开明文化论坛·大同第三场分论坛——盛唐先声:北魏历史题材影视创作研讨会在市博物馆举行。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影视界知名人士从市场环境、题材内容、民族融合等不同角度对北魏历史题材影视创作进行研讨交流。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孙庆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主任张颐武,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徐丽桥,民进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民进中央出版和传媒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毛梦溪,民进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姜其和,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张翔,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杜学文等出席研讨会。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铁梅主持会议。(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专家发言环节中,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从历史题材角度出发,认为应从基础研究、开拓思路和眼界等方面下功夫;市文联原主席、一级作家聂还贵从民族融合的角度出发,认为影视创作要有精品意识;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原大同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要子瑾认为影视创作可以从北魏王朝建立、太和改制、民族融合的三大贡献中挖掘文学创作题材;山西大同大学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所教授马志强从历史题材、民族融合、北魏都城等方面分析了戏剧创作的可写性;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汪海林认为影视创作应考虑市场选择,鼓励创作历史正剧;中国影视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肯定了北魏题材的丰富性,认为应该从不同角度挖掘创作;资深影视制作人张小红主要从北魏历史的时间段、大事件、人物等方面进行论述;杭州佳平影业有限公司制作总监詹一凯从发展方向、地方政策、发行支持等方面就北魏题材的影视创作阐述看法;山西晋商电影制片厂董事长唐朝认为应该从城市文化单一表达和影视产业上衡量城市影视发展;著名影视制作人、策划人谭飞从民族融合的现实意义出发,认为影视创作应该与当下关联,给观众触动。
杜学文在发言中指出,影视创作首先要有历史依据,这样才能更具说服力和历史价值;要明确指向,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影视创作;要从小做起,艺术和文学创作需要具体的人和事体现,要恰当选择创作题材。
会议最后,王铁梅作总结发言。她表示,北魏这段具有民族融合和改革创新精神的重要历史再次呈现,必将为新时代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本次研讨会不仅给北魏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更为北魏影视题材创作提供了借鉴方案。希望通过优秀影视剧目,让全国、全世界认识中国、了解山西、了解大同,成为“游千年古都大同、读民族融合历史”的生动篇章。同时让人们在观看北魏影视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大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美丽富裕幸福大同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媒体链接:http://epaper.dtnews.cn/dtrb/html/2020-10/17/content_1_2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