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0-10-24 10:52:47 阅读量:

  10月2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校领导班子、党政机关、各学院党委、附属医院党委组织师生收看收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在全校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师生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结合自身工作和学习畅谈了体会和感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令人振奋”,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昕在观看大会后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伟大抗美援朝战争,锻造了以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为主要内涵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我们要时刻铭记总书记嘱托——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要以‘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面貌,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到骨血之中,将个人追求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中,立足岗位,勇于担当,坚韧向前,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贡献力量。”

  文学院党委书记刘德明说:“回望70年前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今天,我们继续发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克服工作和学习中的一切困难,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和大同大学的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校团委书记孙刚说:“今天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的感受到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这场战争所取得的胜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向世界宣告“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共青团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在青年学生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珍视抗美援朝战争留下的宝贵财富,使其成为我们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激励青年学生永葆爱国之心,高扬奋斗之志,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云冈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俊杰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立国之战,是人民军队立威之战,其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70年如歌岁月中历久弥新。我们将铭记革命历史,不断弘扬传承抗美援朝精神,争做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旭日朝阳’,同心共筑中国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篇章。”

  机电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贾斌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动过中国,震撼了世界,铭刻于史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不渝誓言,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权的豪迈宣告,是华夏儿女奉献牺牲的铁骨铮铮。我们党和家国、同胞的可贵品质在朝鲜的三千里江山上高度凝结,热血绽放!战争与胜利已成为历史,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里仍有它现实而深刻的重要意义,处在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中,只要永葆我们的风骨、力量、血性与智慧,终将无往不利,无坚不摧!”

  音乐学院学生申大川表示:“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凝炼的民族精神却代代传承。抗美援朝战争对中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对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7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我们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后辈人更是一种激励,激励着我们去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林蒙说:“我们不能忘记些为祖国赢得尊严和荣誉的英雄们,正是他们的舍生忘死、前赴后继才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向烈士致敬!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70年来,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不怕事,始终做着坚持和平的正义之事,正义的事业是任何人都攻破不了的!我们作为学生,更要以先辈们的精神为动力,坚强勇敢,勤奋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祖国与社会贡献力量!”

 机关党委

  云冈学学院

  校团委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后勤处

  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文学院

  新平旺校区

  医学院

  中医学院

  (张宁 余致楠 杨渊凯 葛子祎 顾悦鸣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