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任翔宇)春节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楹联文化也越来越火了。2021辛丑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大同延伸活动《楹联欣赏与写作》讲座,3日在大同新闻网官微亮相。主讲嘉宾为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副院长张忠堂,精彩的讲授为楹联文化再添一把火。
春联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在出句与对句中表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2021辛丑新春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由陕西西安、山西大同、河北正定、江苏苏州、河南开封、湖北襄阳、湖北荆州七地的古城墙保护管理机构共同举办,共收到35283副高质量作品,经过评选,最终63副脱颖而出,将悬挂在七城的古城墙上。
为配合这一全球性文化活动,更好地传播春联文化,大同市古城保护与发展领导组、大同日报传媒集团、大同市楹联研究会依托互联网先后在线上开展了楹联文化系列讲座、书法家与小记者书写楹联、自拟联征集等延伸活动。
张忠堂为大同大学文学学院副院长、文学博士、教授,市楹联研究会副会长。在《楹联欣赏与写作》讲座中,张忠堂从“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一最早的春联谈起,分别对对联及其特点、对联的写作原则和对联的写作方法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他总结对联的写作原则是:名对名,动对动,实对实来虚对虚,内容上下两相望,词类相当结构同,上下两句字数等,之间莫有重字现。
据了解,由大同日报传媒集团录制的《楹联欣赏与写作》讲座3日首先在大同新闻网官微亮相,同时在大同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矩阵发布。更多的春联文化讲座将陆续在春节前后亮相大同日报传媒集团新媒体矩阵。
媒体链接:http://epaper.dtnews.cn/dtwb/html/2021-02/04/content_56_1078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