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位后勤保卫一线优秀员工受聘山西大同大学首批思政生活导师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1-03-30 10:27:20 阅读量:

  3月24日下午,一场特殊的聘任大会在山西大同大学慎思楼学术报告厅举行,马永义等14位来自学校后勤管理、安全保卫一线的优秀员工受聘为学校首批学生生活思政导师。这是校党委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举措,是进一步挖掘育人要素、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推动“三全育人”向纵深迈进的新抓手,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生动实践。

  大会举行了隆重的导师聘任仪式,向14位导师颁发了聘书。

  山西大同大学高度重视“三全”育人工作,以文学院省级“三全育人”示范点建设为抓手,致力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全力推动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学生在哪里,思政的舞台就在哪里”。2020年底,校党委书记弓永华提出建立生活思政导师制度,率先从后勤、保卫部门选聘一批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员工作为学生生活思政导师充实到育人队伍中来。他说,唯有寝食无忧、安全无虞,学生方能安心学习,教学方能顺利进行,学校方能平稳发展。后勤、保卫部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其工作人员的思想作风和工作态度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学生在课堂上和教科书中无法找到或看到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教师的教书育人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党史学习教育蓬勃开展的热潮中,这一构想终于落地,14位后勤、保卫一线员工肩负使命、光荣上岗。他们中有物业经理,有餐厅厨师,有环卫工人,有校门门卫……他们坚守在学校管理与服务一线,以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高超的专业水平、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师生的赞誉、组织的信任,光荣扛起了这份神圣的职责,成为30000余名同大学子的生活思政导师。

  将思想教育贴近生活,把品格培养融入生活。山西大同大学通过创新举措,尝试破解育人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并推动形成生活思政与思政课程、日常思政和课程思政协同联动的大思政格局,真正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将学校的“三全”育人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新使命召唤新担当。吴小军、孙继光、王尧三位导师代表的发言赢得师生们的热烈掌声。“成为生活思政导师,让我们有机会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为‘三全’育人添彩。这不仅是组织对我们的认同与肯定,更是组织对我们的希望和重托。我们要把今天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以香港大学的‘三嫂院士’为榜样,尽快进入角色,勤勉尽职,扎实工作,有所作为。”王尧老师是新平旺校区后勤保障服务中心主任,他朴实无华却饱含真情的话语,表达了所有导师的心声。

  李华导师刚一走出会场,就被一群正在上劳动课的同学围住了:“老师,祝贺您!”他一边笑呵呵地和同学们打招呼,一边告诉同学们:“同学们,劳动创造幸福,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914186294972716781&item_id=7914186294972716781&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