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志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大同大学美术教授,山西省文化发展基金会艺术顾问,云冈画院名誉院长,云冈美术馆名誉馆长,悟道书屋艺术主持,青岛新闻书画院艺术总监。1972年~1998年多次参加省及全国美术展并有作品获奖1985年获全国自学成才奖1998年获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奖1985年、1999年两次应邀赴日举办个人画展1986~2018在北京、大同、青岛、黄山、东莞、厦门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2016年应邀赴法国南特、昂热举办个人书画巡回展
2017.12-2018.1应邀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个人书画展
2018.10应邀在云冈石窟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2019.9在珠海古元美术馆举办《悟道郝志国书画展》
2020.10应邀参加美中艺术云展,现场展在美国阿凯迪亚美术学院美术馆
作品先后被中国版画博物馆、深圳艺术馆、青岛美术馆、荣宝斋、江西抱石画院、北京皇城艺术馆、法国圣十字美术馆、孔子学院、美国中华艺术宫、云冈画院、云冈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及国内外收藏家收藏。
《千秋云冈》
170×230cm
云冈礼魂
——郝志国的艺术人生
文/李群
面壁。
云冈石窟那厚重的壁。
“梵手开金地,香龛凿铁围。影中群像动,空里众灵飞。”
在这座冠盖公元五世纪佛教艺术的石雕宝库里,面对精严宝相,万亿化身,郝志国手持画笔,潜心膜拜,虔诚悟修,精进磨砻,万取一收。
所谓夙慧前因,天人合一。
一个画坛老僧在佛国渐入佳境。
恍然觉得自己就是石祥的比丘。
不觉眼前幻化出过去种种,
——那蓊郁的色彩,沧桑的墨块。
《云冈第九窟乘象菩萨》
100×100cm
散发着乌金之光和白玉之美的,无疑是他的版画。
《我也要当矿工》,刻出了郝志国的诸多背景。
出生于煤矿人家,成长在红旗阳光下。集体的力量,火热的场景,培植了他的崇尚;黝黑的焦炭,洁净的天空,使他的爱憎黑白分明。在那个以劳动为荣的年代,天生喜爱涂抹的他小小年纪便跟着煤矿俱乐部的叔叔画电影海报,显露了不一样的聪颖。初中毕业时适逢神州鱼烂的三年困难时期,他未能如愿进入中央美院附中,而是失学当了煤矿工人,他就把煤矿当成了课堂,左张右顾,不知晨昏,画运煤火车,画开掘机器,更画工友黑哥儿们。一次煤矿工会组织矿里土画家准备参加省市画展,他以平时积累的样报做参考,土法上马,竟然创作了一幅堪称精品的木刻版画——《我也要当矿工》。其洋溢的生活气息,寄寓的朴素感情,打动了煤矿的“阶级兄弟”。随着作品先后参加省市画展和在《山西日报》《山西画刊》选登,郝志国一下成了大同的名人。
《云冈第六窟伎乐天众》
100×100cm
成了名人的他却一头钻进云冈石窟。
在那里他跳出三界,淡远虚华,素处以默,心志如一,汲汲吸纳黄金般的遗存养料,感受那神灯火焰的照耀,直至1981年中央美院版画系向他敞开了大门。
作为“文革”结束后的破冰之举,中央美院的此次招生标准严矣。8名,面向全国仅招收8名版画研修生。
步出石窟的郝志国凭借实力,逾关过隘,赫然名列其中。
来到了另一个“云冈石窟”。
老师:是仰慕已久的版画大家李桦、古元等。
同学:是现今画坛负有盛名的杨明义、董健生、陈祖煌等。
熏习其间,如灵石开光点化,郝志国创作热情由是熔岩样喷发。颇具创新意识的大量版画除参加全国美展及获全国石油画展和省美展一等奖外,还频频在《美术》《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并入编《中国版画年鉴》等权威性典籍。
《云冈第九窟坐莲菩萨》
100×100cm
是偶然,亦是必然。就是他在《光明日报》画廊展出的一幅版画,被一位日本友人欣然相中,一掷重金将之买下带回东瀛,引起日本版画界的重视,当即邀请他赴日本举办个展。
时在1985年春月,国门初开之际。
已调离煤矿的郝志国正在华北石油管理局俱乐部担任美术干事。
据说这是中国职工首次出国举办此类活动。
据说这在当时被列入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大项目。
展览获得圆满成功。版画泰斗李桦为画展题写展名、撰写前言,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和日本参议院、当地县知事、市长出席开幕式。新华社、《光明日报》、日本《朝日新闻》《产经新闻》和日本海新闻等媒体纷纷刊发消息,中国版画家协会特地发去贺电。
《云冈第十八窟立佛》
100×100cm
载誉归来的郝志国,受到了时任全国总工会副主席罗干的接见,罗干对展览给予高度肯定。接着,因了创作斐然,对外交流也做出贡献,郝志国被推选为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荣获中国优秀版画家鲁迅奖,并调入大同大学担任美术教授。时人评价其版画:主题突出,情感强烈,简约轻松,利落整洁。起刀有石刻的况味,落痕有禅意的机趣。在飞动的色块下面,潜存着一种深深的静寂与太虚精义,有着显著的云冈石窟艺术特征。
《云冈第六窟西侧立佛》
100×100cm
千秋云岗,确乎一首雄浑交响。
曾经沧海的郝志国又一次走进她,沐浴在圣洁的光芒里。
凝神静虑,聆听梵音。吐胆呕心,朔本觅真。
满窟的造像灵光乍现,眉间毫相似乎感应相印。
飞天翩翩舞翔,护法须眉皆张,金刚力拔山兮,释迦持重安详,更有那慈悲的菩萨,手持莲花,露出灿烂的笑魇。
一刹那,他如醍醐灌顶,灵魂冉冉飘升。
啊!云岗,不啻精神世界的皈依,纯然生命园地的菩提。
版画已难以表现它的禅静。
黑白已不能描述它的高风。
汤垕《画鉴》评唐尉迟乙僧画作有谓:“用色沉着,堆起绢素,而不隐指。”那么,我且学而习之,我且尝而试之。
郝志国沐手焚香,提笔蘸彩……
重彩巨制《千秋云岗》显露峥嵘。
渊然的底蕴,浩荡的气场,一下子震撼了人们的心房。
版画《煤城石佛》
44×39cm
随之,起奏的辩才天,欢跳的香音神,以及慧智的维摩、静穆的尊者接连从笔下煌煌推出。
这些以彩墨绘写的作品,瞻取犍陀罗艺术的精髓,借用贵州蜡染的技法,真容巨壮、法相妙严,精气俱足,神采如生,凸显鲜明的北魏人物造型色彩和云岗石窟骨像风格,热烈的外表和内在的超然浑然融合,自然的光华与佛光的虹霓体合为一,饱满又俊逸,紧劲又灵动,兼具版画的概括与国画的抒情所长,既深掩颐和祥瑞之韵,又力透正大光明之气。从中人们一窥善良的美好和端庄典雅的东方大美。
版画《石佛-众生》
47×36cm
秉具东方大美的“郝志国彩墨画展”在北京琉璃厂古文化展奇示新。
琦玮的“伎乐天”飞扬天花,给他带来瑰丽的美誉。
名流观摩,专家聚焦,媒体报道。还有美术馆收藏作品,艺术机构委聘重任……
一条锦绣大道铺展在脚下。
此时,名动京城、有谦谦君子之称的郝志国又一次做出了常人不解的抉择。
抛开耀眼繁花,回到心中的“布达拉”。
于是,武周山上,昙曜窟中,一位年逾七旬的信徒开始了新的修行,一如诗人所言:“伫立山岗,没有什么东西能打断他的守望。”
——他守在那里。
继续诵读并书写着佛性的博大清辉。
彩墨画《大同华严寺菩萨》
100×75cm
彩墨画《云冈佛》
75×50cm
《云冈第六窟交脚菩萨》
68×68cm
《云冈第八窟露齿菩萨》
68×68cm
《云冈伎乐天》
68×68cm
《云冈第十三窟交脚弥勒》
68×68cm
《云冈第十六窟菩萨》
68×68cm
《云冈第六窟中心柱微笑菩萨》
68×68cm
《云冈露天大佛》
68×68cm
彩墨画《永乐宫》
100×100cm
版画《永乐宫玉女》
39×30cm
《大同应州木塔》
45×6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