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进行时(八十一):党委教师工作部党支部、工团党支部赴大泉山开展庆 “七一"“弘扬大泉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校工会 发布时间:2021-06-28 08:33:14 阅读量:

  6月25日,党委教师工作部党支部和工团党支部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一行31人赴阳高县大泉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庆“七一”“弘扬大泉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党日活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大泉山精神、学习“最美奋斗者”李培斌同志无私奉献、恪尽职守、清正廉洁的崇高精神。

  来到大泉山水土保持科技展示馆,大家在毛泽东同志批示“看,大泉山变了样子”纪念碑前,面对鲜艳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所有党员庄严宣誓、重温了入党誓词。之后,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共同参观学习了大泉山水土治理的艰辛历程以及当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脱贫攻坚、勤劳致富的奋斗史。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解说,结合实物和图片,大家被“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尊重科学、务实创新、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大泉山精神深深震撼了。

  大泉山坐落于晋北阳高县城南10公里处,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土石混杂。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泉山人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探索创造了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有效方法。1955年,毛泽东主席看到阳高县委、山西省委上报的相关材料后,对他们的做法和精神给予高度评价,对文章作了精心修改并加了精辟按语。按语中写道:“有了这样一个典型例子,整个华北,西北以及一切有水土流失问题的地方,都可以照样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了”。自此大泉山成为闻名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大泉山精神由此发端,竖起了一面水保大旗。顽强的树,不朽的根,永远的旗,励志的魂,大泉山编织的是从“秃岭荒山”到“花果满山”生态版的中国梦,体现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中国气节,弘扬的是求实创新、坚韧不拔的中国品质,践行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相信群众、服务群众,尊重科学、务实创新,久久为功、利在长远”的大泉山精神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蕴含着深厚的群众路线内涵,是落实执政为民理念和践行群众路线的鲜活教材。

  李培斌生前系阳高县信访服务中心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常务理事。李培斌工作30多年,先后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数千起,化解群体性事件上百起,教育60多名刑释解教人员迷途知返,挽救了50多个濒临破裂的家庭,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李司法”。他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中,时时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对自己的地位、利益却看得很淡,坦坦荡荡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称号。2015年因连续工作,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接着,大家参观了东方红展览馆,重温了革命领袖毛主席带领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馆长李建明同志对5万余件各时期毛主席纪念章、铜像、瓷像、照片、语录、生活用品背后的故事进行了详细解说。大家认真听取讲解,不时驻足凝视,深深为之动容。

  参观完毕,全体同志集中进行了交流研讨,谈学习、谈感受、谈收获和启发,畅谈大泉山精神,表达了传承红色基因,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师生服务的坚定信念,表示要深入推进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落实落地,进一步传承好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努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以优异成绩喜迎建党100周年。(党委教师工作部 校工会)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