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下午,我校2020-2021学年第十六次教学工作例会在行知楼0228会议室召开。专题研讨了我校师范额认证推进工作。各学院教学副院长、系主任、专业负责人及公共课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部部长苏鹏主持。
会上苏鹏就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强调为了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和《关于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我校师范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要求各学院应积极调整培养方案,细化培养方案内容,优化培养方案数据,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达成度进一步达成。
会上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赵慧勤指出教学大纲对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并从考核评价标准、课程目标、期末考核成绩分析以及课程目标达成度四个方面介绍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方案。她指出考核评价标准应建立在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并应服务于课程目标。其中各项内容的数据及权重都有其规范合理的计算公式和区间范围。对于最终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赵院长以期末考试为例,取达成度最低值作为撰写报告的最终数据,并建议各位老师从不同环节分析课程目标的达成并加以改进。
会上生命与科学院副院长张弘弛就如何设计与填写课程成绩分析报告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张院长从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成绩分析报告模板与成绩分析报告达成度四个方面展开讲解。他指出,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指标应相互对应,而对于成绩分析报告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设计与填写。张院长强调,过程性考核环节内容及成绩分析应按照教学大纲,逐项实施教学,逐次完成考核。在出题环节也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对应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