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代子俊博士在煤基中心会议室作题为“保护性耕作对旱地农田土壤水热条件和碳氮转化的影响”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科学技术部和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是我校2024年上半年博士论坛系列讲座之一,工程中心部分师生聆听报告。工程中心乔俊主持讲座。
代子俊博士通过现场讲解的方式让参会人员深入地认识了保护性耕作栽培模式。在讲解过程中,代子俊博士首先介绍了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地位及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指出合理构建田间管理措施以维持“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土壤质量”之间的平衡,是该区亟需解决的问题。随后,报告详细介绍了“保护性耕作”——一种抗旱保墒的栽培模式,在关键生育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碳氮固存和农田生产力的影响。同时,揭示了由微生物群落介导的水热条件和碳氮转化过程对产量的调控机制。最终提出“免耕结合覆盖”的栽培模式是旱地农田最适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讲座结束后,与会师生与代子俊博士就相关领域展开了探讨。(来源:科学技术部、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责编: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