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杨翔宇博士在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会议室作了题目为“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性能及增效机理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科学技术部和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共同举办,是我校2024年下半年博士论坛系列讲座之一,工程中心老师与研究生们共同参与。
杨翔宇首先介绍了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的研究背景,包括储热材料的用途、生产方式以及目前储热材料生产中面临的问题等。随后又详细介绍了石墨烯材料作为纳米碳载体在化学储热领域中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他强调,尽管石墨烯材料具有优异的负载性能,但在实际应用中,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光波段选择性和储热密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杨翔宇就光敏化学储热材料在储热性能以及光选择性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氟原子取代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通过对偶氮苯分子结构与接枝密度的调控以及构效关系的建立,提升了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的储热密度和光波段选择性。讲座末尾,杨翔宇还总结了储热领域研究的创新点和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他表示,氟原子取代的偶氮苯/石墨烯光敏化学储热材料不仅为太阳能利用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利用方法,也为其他可再生能源的能量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讲座结束后,杨翔宇就讲座中光敏化学储热材料合成及太阳能利用领域相关内容与老师和同学们进一步展开了探讨与交流。(来源:科学技术部、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责编:安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