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讨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丰富师生对此领域的认知,4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司法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李春晖应邀为我校师生作题为《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是我校“2025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由科学技术部、人文社科部、校团委、法学院联合举办。法学院院长杨兴香主持讲座,二百余师生现场聆听。
李春晖围绕“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这一主题,对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与发展现状做了介绍,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算法及相关模型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重点分析了在数据训练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侵权问题,并就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律归属问题深入探讨。李春晖从神经网络算法的基本原理出发,对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给予详尽解读,并指出了未来法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可能突破点,并强调了在科研实践中建立事物本身准知的重要性。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发言,围绕知识产权保护、人工智能发展等多个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通过此次讲座,与会师生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激发师生创新热情的同时,进一步打开了学术研究思路,对提升青年教师科研素质、推动师生学术创新起到积极作用。(来源:科学技术部 人文社科部 校团委 法学院 责编:安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