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莉英)4月28日,记者从“千年华裳焕新韵”北魏服饰文化研究与复制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在北魏服饰文化研究与复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并从学术体系、文旅融合、产学研创等方面进行成果转化。
北魏平城是民族融合与丝路文明交汇的璀璨篇章,其服饰文化兼具鲜卑族的雄健气韵与中原礼制的典雅精髓,为系统挖掘这一历史瑰宝,市文旅局委托大同服饰历史文化博物馆主理,联合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大同市非遗协会等机构,中国美院服装学院专家、大同历史学者组成的专家团队等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实现3大突破。在北魏服饰文化研究方面,编纂完成北魏服饰理论专著《平城霓裳》,系统构建涵盖服饰形制、纹样考据、纺织工艺的学术体系,构建首部大同北魏服饰理论体系;在文物活化方面依托云冈石窟壁画、北魏墓葬织物残片等珍贵史料,运用数字化复原技术,首批完成22套标准复制服饰并通过专家审议,实现“从壁画到成衣”的跨越;在场景再现方面,创新开发77套涵盖官吏、商贾、贵族、庶民等阶层的应用型服饰,完整构建北魏社会服饰谱系。其中“胡风翻领窄袖衫”“联珠对兽纹锦袍”等典型制式,实证丝路文明交融史实。
大同北魏服饰文化研究与复制项目也是我市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复原北魏民族融合的服饰符号,结合“如梦大同”等沉浸式演艺,凸显大同“北魏都城”的历史地位,联动云冈石窟、花木兰IP打造文化古都形象,吸引年轻游客,以文创盲盒、非遗工坊延伸产业链,带动民宿、餐饮等产业增收,结合3D数字人等科技手段,拓展教育、影视等多元场景。我市将在大同古城、云冈石窟等场景设计服饰体验馆,结合节庆巡游活化历史;开发虚拟IP并通过短视频、元宇宙触达年轻群体,联动热门游戏植入服饰元素;推出联名文创、服饰租赁及非遗体验工坊;依托文旅扶持政策吸引投资,借“一带一路”平台推动海外巡展;联合高校开发研学路线,夯实文化内涵。
来源:大同晚报 2025-04-30 责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