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思政|云冈学学院跨界融合 书写育人新篇章
来源:云冈学学院 发布时间:2025-05-16 12:46:37 阅读量:

  为深入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深度融合,云冈学学院以“云冈文化”为核心,构建“文化传承-学科创新-实践育人-文献支撑”四位一体教学体系,接待了全校18个学院超1200名同学的参观学习,并组织本院学生先后探访校内特色科研与教学单位,实现跨学科思政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4月19日,云冈学学院学生走进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同学们参观了成果展厅与石墨烯产品,了解煤炭清洁利用与生态修复的前沿技术。低成本绿色生产的煤基纳米炭溶胶、石墨烯材料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科技对地方产业转型与国家生态的战略性支撑作用,意识到文物保护技术与生态科技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上的共通性。

  4月22日,同学们踏入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机器人基地,在写字机器人、履带式救援机器人等展品前,直观感受机械控制与人工智能的魅力思考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云冈石窟造像的三维建模与虚拟复原,为云冈文化的数字化保护开辟新路径。

  4月23日,同学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在红色书墙与VR沉浸式革命基地体验中,同学们重温长征历程,通过虚拟技术“身临其境”感受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翻转课堂VCR与中国地理模型的展示,让同学们认识到思政教育的创新性与立体化深化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

  4月26日,同学们在人体生命科学馆与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开启“生命与康养”的跨界探索。人体结构标本与多媒体演示揭示了生命的精密与脆弱,引导学生树立敬畏生命的医者精神;针灸推拿实训室的互动体验中,同学们亲身体验艾灸与推拿的疗效,从康养旅游视角构思“中医理疗+民宿”“经络研学+景区”等创新产品。


  云冈学学院作为校内推荐线路的重要站点,通过学院风采-学科力量-文创陶瓷-文献中心”四大场景,展现云冈文化的多元魅力。讲解员介绍“两院双刊一中心一基地”的建设布局,展示中国史一级学科、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等科研教学成果。3D打印复原的云冈石窟模型与多光谱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演示,让参观者直观感受“科技+文化”的创新范式。文创室中从西周陶鬲到明代青花瓷,200余件展品串联起中国陶瓷发展史。石膏塑形、红蜡片翻模等修复技术的现场演示,让同学们目睹破碎文物重获新生的过程。文献中心3万余册藏书与“中国云冈文化数据库”,为参观者提供了触摸历史的学术窗口。来源:云冈学学院  责编:赵鑫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