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永宏
| ||
| ||
| ||
| ||
|
6月14日,是以“让文物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云冈研究院紧扣主题,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同时,生动诠释了文物“活”起来、“火”起来的时代主题。
法治筑基:为文物撑起“守护伞”
保护文物,法治先行。在活动现场,云冈研究院工作人员主动向游客递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宣传资料,深入浅出地讲解文物保护法治化、规范化的重要性,让“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展示云冈研究院近年来在“高标准精心守护、永续传承历史文脉”方面的实践成果与典型案例,游客直观地感受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专业性与紧迫性。法治精神与守护成果的交相辉映,为文化遗产的永续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科技赋能:让保护焕发新活力
科技是激活文物生命力的关键引擎。为全面提升山西省石窟寺及相关文博单位的保护与利用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文物保护工匠,自6月12日起,云冈研究院联合大同市总工会,重磅推出“陶瓷器皿修复及烧制技艺培训班”“文物拓印技术专题培训班”“古籍修复培训班”等系列专业技能培训班。依托云冈石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研究院积累的丰富保护经验,专家团队倾囊相授,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主题研修。云冈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承,更是为山西省乃至全国文物保护事业输送“新鲜血液”,贡献“云冈智慧”与“云冈力量”,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匠人手中焕发新生机,为文物“绽放新光彩”提供的坚实技术和人才支撑。
薪火相传:让科普融入学生心田
文化遗产的未来在青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云冈研究院将文保科普的触角深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了解云冈文保走过的足迹。走进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精心设计的十大主题展板为载体,全景式、脉络化地展现云冈石窟70载科技保护的光辉历程与丰硕成果。同时,精心选拔并培训了20名来自该校的文保讲解志愿者。这些青春的身影,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云冈故事,带领师生沉浸式体验文物保护工作者“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坚守与匠心传承。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名老师表示,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保护使命感的接力,在年轻学子心中悄然播撒下守护文明的种子。
携手山西大同大学,举行别开生面的公益社教活动。活动巧妙设计为“知识领航,共筑文保长城”“漫步石窟,触摸历史温度”“歌舞交融,奏响文明乐章”“沉浸观展,探寻文明脉络”四大特色环节,以多元形式诠释文化遗产保护的深刻内涵,让学子们在探索与体验中,成为守护民族瑰宝的青春力量。
林间交响,贵州学子手挽手唱响山野清音,彝族百褶裙旋出彩云、佤族银饰叮咚作响,这场由公益助学搭建的舞台,使少数民族青少年以其民族之美传播地域文化;另一侧,《幸福大同》的合唱如春风拂过武州山谷。绿荫之下,足球少女即兴颠球表演,用体育语言向云冈石窟的胡旋舞造像致意,动与静、歌与舞,演绎“动静相生”的文化活力。
云冈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公益研学让云冈石窟成为中华文明对话的桥梁,让少数民族足球少女用运动精神诠释文化传承。今后,云冈研究院将持续推动“石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以更丰富的实践课程、更创新的传播形式,让全国各地的青少年从文化旁观者成长为传承者、讲述者、创造者,共同谱写云冈文明的青春乐章!
活化体验:让文物“开口说话”
让公众亲近文物、理解文物,是焕发其活力的核心。6月14日,云冈石窟博物馆、云冈美术馆、院史馆、宿白纪念馆等场馆同步开展公益讲解活动。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深度探究珍贵展品背后的历史脉络、文化底蕴与艺术精髓,引领大家穿越时空长河,深刻领略云冈文化的博大精深。
拓印体验,触摸匠心。在云冈石窟博物馆和云冈美术馆,备受游客欢迎的“传统拓印互动体验”活动同步开启。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游客们亲手制作拓印作品。墨香纸润间,古老的纹饰跃然纸上,参与者不仅感受到传统拓印技艺的独特魅力,更在亲手实践中触摸到了历史的肌理,体悟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云冈研究院精心打造的文化传播力作——绘本《小石匠》与立体书《千年一窟看云冈》一直深受各地游客的青睐,成为“跟着绘本游云冈”的经典绘本。《小石匠》以扎实的研究为基础,用精美的图画和动人的故事,再现了云冈石窟的建造历程。《千年一窟看云冈》是由云冈研究院崔晓霞主编的立体绘本,旨在向少年儿童普及世界文化遗产基础知识。在云冈石窟“云冈礼物店”,不少年轻的妈妈和孩子共同翻阅这两本绘本。一位家长说:“世界瑰宝需要代代守护,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互动形式,让孩子们直观感受云冈艺术的魅力,在体验中传承中华文明。”
云冈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有效地宣传了文物保护的知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浓厚氛围,更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文化惠民的同频共振、双向奔赴。未来,云冈研究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新路径、新模式,让承载着千年文明密码的云冈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持续发展,从而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时代光芒。
来源:大同日报 2025-06-20 责编:余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