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数据科学赋能区域发展”理念,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6月24日,校党委副书记张卫国与“数据科学赋能区域发展:高校如何构建产学研用协同生态高端系列报告会”与会专家团队,会同大同市数据局副局长王子明等政府代表,赴阳高县开展大数据产业创新实践调研。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
调研组深入考察了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与高速飞车试验基地,并召开专题座谈会,重点围绕大数据产业需求与学科建设深度融合展开研讨,旨在通过由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引领的校、政、企三方协同,为构建区域数据科学生态圈注入强劲动能。
位于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算力枢纽节点的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是华北地区新基建超大规模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核心承载地,集大数据培训、云承载、计算、灾备、孵化功能于一体,主要为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IDC服务。基地技术负责人向调研组做了详细介绍。张卫国结合数学与统计学院的专业优势,现场部署对接方案,明确将数据中心能效优化与工业数据治理纳入应用统计专业硕士课程模块。中国统计教育学会会长毛有丰对此方案高度认同。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山西省共建的高速飞车试验基地,调研组参观了旨在实现时速1000公里“近地飞行”的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全尺寸试验线项目。北京大学艾明要教授现场指出,超高速场景对传统统计方法提出了新挑战,“AI统计算法+”将是未来校企联合攻关的关键方向。
张卫国强调,高校赋能区域发展的根本路径,在于把论文写在产业一线,让算法跑在应用场景。山西大同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作为学校服务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学术力量,将持续深化学科链—人才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闭环,加速将调研成果转化为提升学科竞争力与服务地方能力的实效,为大同打造“东数西算”枢纽节点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文字:数学与统计学院 摄影:安嘉平 责编: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