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徽章与一座城的故事
来源:大同日报 发布时间:2025-07-01 10:39:41 阅读量:


一枚徽章与一座城的故事

本报记者郝雨

  当无人机掠过广袤田野,当万用表在电路板上捕捉到细微偏差,当青年创客计划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市的每个日常场景里,都不乏一枚枚闪耀着光芒的党徽。他们是古城墙上永不熄灭的灯盏,是乡村田埂间破土而出的新芽,是电厂仪表上跃动的参数……在古今交融的地平线上,我市的无数党员干部实干担当,在新时代写下最鲜活的红色注脚。

  黄志勇:解锁技术革新门

  “24号控制柜D3卡件损坏。”5月22日,记者在国电电力大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9号机组检修现场见到黄志勇时,他正蹲在控制柜前用万用表排查电路板故障。作为DCS系统检修项目专业组组长,他已用万用表检查了56个控制柜、7个热工电源柜、3个DEH系统控制柜、2个网络柜上的数万个接线点。

  “有次凌晨3时,我发现网络柜接地电阻异常,带着团队排查到天亮,终于在电缆夹层内找到损坏的绝缘层。咱麻烦点儿,机组运行才放心。”他的严谨工作态度,让DCS设备厂家负责人竖起大拇指。

  为进一步提升机组安全性、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稳定,该公司制定最新技术监督计划,每台机组每月开展一次汽轮机调门全行程活动试验。为顺利完成试验,黄志勇的工位上堆满各种设备的说明书,连续一周跑现场、查设备、看结构、做试验,对照逻辑组态图反复推演,连吃加班餐时都用筷子在桌上比画着流程图……“他的应急方案手稿中,几类突发情况的处置步骤写得密密麻麻,连‘调门卡涩时如何应对’都标着红圈。”同事们佩服地说。

  15年来,黄志勇扎根一线,用坏的万用表摆了一整柜子,带出的徒弟都成了技术骨干。“党员就该像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钻。”他常说的这句话,正随着无数次设备启停刻进电厂的每个运行参数里,深深镌刻进能源之城建设的齿轮中。

  秦志权:记录乡村新图景

  “我是党员,更是扎根乡村‘新农人’,用镜头把农村的新变化记录下来,特别有意义。”6月23日晨,灵丘县下关乡谢之坪村被薄雾笼罩着,秦志权骑着摩托车追赶羊群,空中的无人机记录下这一幕,这是他的抖音号“小志的农村生活”里最新的视频。

  2021年,兽医专业毕业的秦志权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为更好地开展工作,他自学视频拍摄剪辑技术,将《护林防火情景剧》里的方言片段放进视频里,没想到播放量一下就破了5万。从那以后,他的抖音号成了“乡村直播日记”,记录着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烈日下为难产母羊接生的汗水、合作社收羊时老乡数钱的笑脸、雪天挨家挨户送防疫药的脚印……都成为他的热门素材。一年间,他助农销售3.7万元,体现了其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责任担当。

  “哞……”养殖场里的牛叫声透过屏幕传来时,秦志权正在抖音直播讲解肉牛育肥技术。他发起的“养殖技术交流协会”如今已有43户养殖户,墙上的课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周一线上学习饲料配比、周三实地教授疫病防治……村民对着镜头展示新盖的羊圈,感激地说:“以前养羊全凭经验,现在小秦教我们饲喂、用药技术,去年卖了50只羊,收入比外出打工多多了……”

  秦志权的抖音号评论区里,有网友问:“每天这么拼为了啥?”他只回复了一条置顶评论:“我是党员,在山坳里种了片‘青春试验田’,每颗种子发芽的声音都想拍给世界听,更想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贾超:照亮青年成才路

  “今天和司机师傅一起设计沉浸式旅游路线,像华严寺的晨钟路线、云冈石窟的夜游攻略,都是年轻人爱玩儿的新花样。”6月24日,记者在大同文旅网约“星”司机运营中心见到市新兴青年人才协会会长贾超时,他笑着说。

  2021年3月,作为市新兴青年人才协会筹备委员会发起人,贾超开始团结各界新兴领域青年,共同为我市文旅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如今,该协会已成为我市新兴领域青年人才的“能量站”,每月开展新媒体培训课,镜头前的运镜技巧、直播间的互动话题……为我市众多传统企业持续注入数字活力。

  “快看这些孩子的创意……”贾超打开手机相册,满屏都是校园文化传媒大赛精彩瞬间。2024年,该协会与大同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携手,推出“校内+校外”文化传播新模式。舞台上,大同大学学生用无人机航拍精美古建、用短视频讲述非遗故事,获奖作品被多家企业选定为宣传方案。

  当被问及他是如何保持热情的秘诀时,贾超指着“青春向党”标语说:“之前,一名青年参加了市新兴青年人才协会直播培训课程,如今靠直播带货实现了灵活就业。每次看到这样的故事,就感觉自己在做一件能点燃火种的事。”

  夜幕降临,窗外的霓虹灯渐渐勾勒出城市的轮廓,在贾超的工作室,新时代红色答卷的每个字都跳动着青春的温度。

  党徽闪耀践初心云中儿女勇奋进

  扎根基层,为青年成长搭台;深入乡村,以科技激活乡土;守护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从城市到乡村,从经济到文化,他们在党徽引领下,将群众期盼作方向、于平凡岗位铸辉煌,以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初心使命。

  全市广大党员要以身边典型为榜样,以初心为笔、实干为墨,扎根基层发光发热,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中,让党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凝聚红色力量,书写新时代云中儿女责任担当。


  来源:大同日报   2025-07-01   责编:余致楠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