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数学与统计学院联合朔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开展“云冈文化星火传,命运共同体向未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校社协同、文化宣讲、实践体验等形式,让云冈文化在基层和学校落地生根,切实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实践团队在朔州市社会工作协会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朔州市社会工作协会负责人赵树峰对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通过生动案例介绍了协会在社会公益、文化传承领域的成果。从非遗体验到乡村文化帮扶,从民族团结到弱势群体关爱,协会的实践经验为师生们提供了文化传承与社会服务融合的鲜活范本。数学与统计学院团委书记刘霞表示,要将实践育人与文化传承相结合,鼓励同学们以专业素养为依托,将数据分析思维融入文化传播,在基层服务中深化对云冈文化的理解,践行青年担当。会后,学生们与协会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围绕活动细节建言献策,展现出投身文化传承实践的热情与决心。志愿者李姜霖和冯卿书以“安全为基、文化为魂”为主题,将安全教育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从传统建筑智慧中提炼防灾知识,借民族传说传递安全意识,实现文化传承与安全教育的同频共振。
当日下午,师生与协会成员赴朔州市平鲁区寄宿学校,开展“学古人巧手塑云冈,做现代安全小卫士”主题活动。活动通过云冈文化宣传视频展播、亲子捏塑佛小伴、漆扇绘制等形式,让家长与孩子共同感受云冈石窟的艺术魅力,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认同感。在手工实践环节,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用黏土捏塑出云冈元素的文创作品,通过层层上色、打磨,感受传统工艺,更深刻理解云冈文化的内涵。
此次实践活动以校社联动为纽带,以文化传承为路径,既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成长成才的生动课堂,也为云冈文化的创新传播探索了新模式。数学与统计学院将继续深化与社会力量的合作,推动文化传承与社会建设同频共振。(来源:数学与统计学院 责编:安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