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新闻与传媒学院院联合文学院、云冈学学院邀请2024年度申报成功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的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文博副研究员郭静娜,为三学院教师进行民族研究课题申报策略与经验分享。
郭静娜结合自身成功申报经验及评审视角,系统梳理了民族研究课题申报的关键要素。她指出,选题首要原则是必须与国家民族政策导向和重大战略需求高度契合,而不是仅从个人学术兴趣出发,深刻理解中央精神、把握时代脉搏是找准研究方向的基础。“题目是申报书的‘门面’,务必精雕细琢,做到‘亮眼’。”她提到,一个成功的题目应精炼、醒目、准确,能瞬间抓住评审专家眼球,清晰传达研究的核心问题、独特视角或核心价值。巧妙融入政策热词与学术关键词,实现时代感与学术性的统一至关重要。论证过程中,材料的独特性是根基,观点的创新性是灵魂,她鼓励教师们要努力发掘和运用一手、独特、稀缺的研究资料,这是支撑研究独特性和说服力的基石。同时,研究必须明确其创新点所在,无论是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的应用,还是新领域的开拓或新视角的切入,都要清晰阐述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避免低水平重复。
针对申报书撰写中的常见问题,郭静娜给出了具体建议:学术史梳理应精炼聚焦,避免面面俱到的“流水账”,重在清晰定位自身研究的突破点;课题设计应紧密结合申报人自身长期的研究方向与积累,展现研究的连续性和深厚基础;她倡导“团队作战”模式,建议整合三学院乃至跨学科(如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力量,组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共同攻关;她还反复强调“反复打磨”的重要性,指出申报书需经历多轮修改,从逻辑框架、论证严密性到语言表述、格式规范都要精益求精,并建议积极寻求同行专家意见。
与会教师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与郭静娜进行了点对点地交流。大家表示,此次分享内容针对性强,“干货”满满,对即将开始的各类民族研究课题申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作用,增强了申报信心。(来源:新闻与传媒学院 责编:安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