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我校在慎思楼报告厅召开国家基金项目申报动员会。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史水鸿主持会议。各学院、科研机构、“揭榜挂帅”新成立的21个研究机构负责人,全校45周岁以下博士,新入职教师和附属医院人员等参加。
史水鸿通报了各学院科研目标完成情况,包括国家课题立项、横向课题经费等指标完成度,对目前科研任务完成滞后的学院,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姚丽英对科研工作提出要求,她强调,一要敢想敢为,青年博士要有自信,不拘泥于平台,在项目申报与科学研究中敢想敢写,保持探索,扎扎实实下好功夫。二要加大“有组织”力度,各学院、科研机构要依据当前科研指标完成度,持续加强有组织科研,目标差距较大的要克服困难、迎头赶上。三要强化服务保障,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职尽责,提升政策研究能力和服务能力,在各项工作中提高贡献度,为学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会上,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负责人: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邱浩、郭宇娟,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代子俊,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机电工程学院姚利花,202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美术学院邵丁,以及横向项目申报“突出贡献者”代表、煤炭工程学院白文勇、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春燕,就国家基金项目、横向项目的申报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表示选题要紧扣国家政策热点,结合地区实际,善用交叉学科拓宽研究视角,提升选题的应用价值,肯在打磨本子上下“笨”功夫、下苦功夫;横向项目是服务教学与基础研究的关键纽带,要敢于宣传自己的技术,搭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课题申报后要做好过程管理,持续跟踪进展、实时优化调整方案。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乔栋、煤基生态碳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赵建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闫雪峰、煤炭工程学院副院长杨东辉,作为获批基金项目单位代表和横向项目组织申报突出单位代表,围绕有组织科研作经验交流,强调要坚持构建不因领导班子更替而中断的、可持续的、长效的支持体系,真正为科研骨干教师“松绑”“赋能”“鼓劲”;申报国家基金项目要把握时代主题,做到顺势而为,积累研究基础,在申报书写作中要注意多做图表,提高本子质量;学院要确立主攻方向,在优势领域持续深耕,在薄弱环节大力孵化,以差异化策略助力高水平项目申报;要坚持“三有三要”,做到有制度、有平台、有资源,持续从“研究要聚焦、问题要解决、成果要转化”等三个方面发力。
会上为2025年度“揭榜挂帅”新成立的21家科研机构正式授牌。
本次会议聚焦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是全面提升我校科研水平和能力,落实“科技强校”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将为我校下一步国家基金项目申报打好基础,凝聚共识。会议强调,要在教师高水平项目申报、高质量成果产出、横向课题签订、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不断深耕,为学术突破注入动力,助力我校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科研生态格局。(文字:赵鑫、人文社科部、科学技术部 摄影:安嘉平 责编: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