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 之二十一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8-12-14 00:00:00 阅读量:

在砥砺奋进中铸就“同大精神”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就是大学精神。地处文瀛湖畔的大同大学,环境优美,学风浓厚。因为她的存在,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了更多的现代文化气息和精神内涵。12月6日下午,校党委常委会研究通过了“同大精神”表述语:艰苦创业、勠力同心、执着奉献、开拓创新。这十六个字所蕴藉的“同大精神”,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抽象得不可感知和触摸,它就存在于60多年办学历史的点点滴滴,存在于正式组建12年的辉煌业绩,存在于一代代同大人的梦想和奋斗中。

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 之二十一:在砥砺奋进中铸就“同大精神”

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 之二十一:在砥砺奋进中铸就“同大精神”
    “艰苦创业”擦亮办学底色。一部同大发展史,累积了一串串积功兴业的足迹,是一部筚路蓝缕、风雨兼程的创业史。同大由雁北师范学院、大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和山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成,四校创立之初拥有的都是薄薄的家底,乃至厚厚一沓“欠账单”,所谓白手起家、百业待兴。校友在回忆雁北师范学院前身晋北师专在朔州神头吉庄村初建时这样描述:“师专按规划是占地300亩,建楼十六栋,结果建了两栋楼就停建了。一所大学和一个远离城市的农村相邻为伴,这在中国高校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师生们的生活场景是这样的:“冬天来临,采暖没有煤。学校虽有一辆卡车,但缺少汽油,停在炭场不能动。没有办法,学校就组织师生到杨涧煤矿背煤。”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则起步于1978年的山西师范大学大同师专班,直到1984年更名为“云中大学”的时候,办学地址还暂设于当时的雁北地区干部学校内,采取分散设班教学,条件之简陋可想而知。另外两所学校情形也大致相似。2006年大同大学正式挂牌时也是困难重重:建设经费不足,在建设施一拖再拖;四校区分散大同各处,资源难以共享;教职工上下班交通不便……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就是在那样不利的办学条件下,四所学校扎根塞上,顽强生长;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办学形势下,新生的大同大学迎难而上,矢志创业,展示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影响力,发展成为今天涵盖11个学科门类、拥有69个本科专业以及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综合性大学。
    在前人从没走过的道路上,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创业,在前人从未涉足的山峰上,攀登的每一个高度都是再创业。60年艰辛求索,12年破茧成蝶,同大这个创业团队,闯出了一条正确的办学之路,累计培养了2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 之二十一:在砥砺奋进中铸就“同大精神”

    “勠力同心”凝聚共识力量。“人心齐,泰山移。”学校的辉煌是所有同大人共同铸就的,凝结了每个同大人的心血与汗水。学校的历史就是一部团结一致、同步奋斗的历史。
    思想大讨论凝聚了共识。2007年,开展为期一年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广泛研讨。2009年,开展“解放思想推动发展”大讨论,围绕形成科学发展理念、确立育人优先思路、创新服务社会举措、营造和谐校园氛围等论题展开。2014年,开展“推动内涵发展提升‘三个能力’建设”主题研讨,研讨学校办学定位、发展目标、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2016年,组织“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题研讨。每次大讨论都是一次思想的大碰撞、观念的大更新。通过大讨论,全校师生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认识更加统一,形成了上下谋发展的良好氛围。
    教代会是凝聚全校智慧和力量的最好平台。广开言路商大计,群策群力谋发展。目前学校一届教代会已经召开了五次大会,将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事项交由教代会讨论、通过,体现了学校坚持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医护员工办学的宗旨,体现了在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上问政于教职医护员工、问计于教职医护员工、问需于教职医护员工的民主治校理念,也标志着我校民主制度建设的不断进步。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在历次交代会上都积极建言献策,表现出了强烈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达到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谋划学校发展的目的,为实现学校跨越发展集中了智慧,凝聚了力量。
    四校区合并后,迅速实现了统一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和财务制度,打破了原来各校区的思想藩篱,成为“一家人”,拧成“一股绳”。201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8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都体现了全校上下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教师和学生对学校的发展充满感情和热情,积极投入到学校的教学建设中。”教育部评估专家这样评价。
    “执着奉献”升华精神品格。咬定青山不放松,同大的今天是每个同大人执着追求的结果,源于每个同大人不松懈、不放弃、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儿。
    改革发展的信念和跨越腾飞的理想从来没有改变。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展“管理质量年”“教学质量年”“评估建设年”“改革推动年”“学科攀升年”“转型发展和产教融合年”等主题建设年活动,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一院一品”教育教学改革、院系机构调整改革、推进协同创新工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教育综合改革。“十二五”期间,学校确立并实施“围绕一个中心,实施六大战略,实现三大突破”的发展战略。调整明确核心办学理念,提出把学校建成地方性、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的发展目标,构建“科教融合、产教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016年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建设“美丽同大、强力同大、和谐同大”的发展目标;2017年新党委班子组建后,将“智慧同大”写入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四个同大”的规划蓝图,制定了学校应用转型试点工作方案,全面铺开转型发展工作,坚定了“立足地方、明确定位,校企合作、开放办学,成就学生、服务社会”转型发展思路。
    事业成功离不开坚守,也离不开奉献。在同大历史上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执着奉献的人,历届评选出来的优秀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类标兵、先进、模范,都是同大发展进步的参与者、见证者,是同大精神的“代言人”。比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赵建国,作为学校青年学者的代表人物,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基金项目30多项,他和他的团队在石墨烯制备及其应用方面所具备科研条件及成果走在国内前列,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了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多少个通宵达旦的夜晚,多少个无休的假期和周末,实验室成了他坚守的阵地和战场。”这句话是对赵建国执着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在同大,像这样的楷模还有很多,比如“山西好人”李栓明,比如山西省教育系统模范教师彭栓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择了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同大,人们用默默奉献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用无私奉献编织出事业的美丽蓝图。

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 之二十一:在砥砺奋进中铸就“同大精神”

    “开拓创新”照亮前行之路。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既突出应用型,又强调创新型。学科专业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大学文化建设等等,都力求出新出彩。教育部评估专家高度评价学校文化建设有特色,“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以建筑、艺术长廊、石刻、文化墙、花园等人文景观为载体,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颇具创意”。近年来,学校转型发展催生了许多创新成果,成为山西省政府首批应用转型试点高校,成为山西省唯一一所厅市共建高校,2017年学校获得“1331工程”六大平台中五个平台建设支持,获批1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级重点创新团队,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和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今年学校在“1331工程”建设中持续发力,石墨烯应用学科群获批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另有8项课题入围研究专项课题。与此同时,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在2016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上,我校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校众创空间荣获“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山西青年创新先锋示范组织等称号,在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山西卫视、山西青年报等媒体予以报道。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昔日四校区艰苦创业,各展风采;今朝新同大海纳百川,蓄势待发。开拓的姿态,创新的意志,让一座古都之高等学府永葆青春向上的锐气与活力。
我们要在创新中求发展,在服务中做贡献,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厅市共建协议的落实,为地区转型发展、实现产业升级贡献同大方案、走出同大路径、跑出同大速度。”校长冯锋说。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重任在肩,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开拓创新,同大才能飞越重重关山,实现跨越发展。
   “同大精神”立足学校特点,适应时代要求,融入传统文化,体现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和信念,是号召师生员工前进的旗帜,是凝聚师生员工精神的吸铁石。“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校党委书记马存根说:“同大精神已内化为同大人的文化基因,我们要大力弘扬,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同大人的使命与担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同大的跨越腾飞贡献力量。”(于立强)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