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下午,我校在行知楼会议室召开了关于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会议。校长冯锋、副校长姚丽英以及各学院的院长和教学副院长都参加了会议,工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新平旺校区远程参加了会议。教务处处长苏鹏主持会议。
冯锋校长指出,2019年我校的整体工作重心就是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狠抓教学质量,着力推进振兴本科教育八大工程。对于我校来说,2019年主要面临两方面任务,一方面是针对本科专业的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是我校正式开始招收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这些都要求我们着力提高教学质量。
冯校长强调,人才培养方案是每个学院、每个学科、每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对其修订与完善,是我校打造“金课”,剔除“水课”,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是“一把手工程”,各学院院长都是此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也是具体组织者和主要参与人,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每一个环节亲自把关,严格要求。各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都要进行准确的描述,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学分进行合理分布。从现在开始夯基础,补短板,全面规范,全面补缺,全面提质。这不仅仅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我们的学生负责。
姚丽英副校长指出,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耗时长且需要多次反复的过程。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背后,要有足够的可行性论证和材料支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究竟定位在什么层次,各学院要认真思考,要根据市场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山西省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量。这既是我校对国家相关标准的落实,也是为之后顺利通过审核评估打下基础。
苏鹏处长为大家介绍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前期准备和下一步的具体要求。此次开展的2019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不仅是继201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之后的又一常规性更新,更是对“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是全面梳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通向打造“金课”、剔除“水课”的必由之路。
我校人才培养方案“三平台一环节”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但内容做了深刻改革。通识教育平台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课程内容进行了适当整合,课程结合更加合理。学校将在通识教育平台打造一批符合我校办学定位与培养目标的具有我校特色、覆盖面广、可两校区共享的核心课程。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艺术修养。
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要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能力为中心”设计专业课程,将学校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采取分类指导、尊重教育规律的原则,对师范类、医学类、工科类专业分别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医学类专业探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改革;要求师范类专业将教育实践贯穿教师培养全过程,整体设计、分阶段安排,精心组织体验与反思,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鼓励工科专业进行“3+1”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
学校将以此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为契机,结合现代化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结合专业实际,整合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最后,史建华副处长就本学期期末考试工作进行了总结,李春燕副处长对下学期课堂教学改革做了安排。(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