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下午,山西大同大学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揭牌仪式在仁和楼前举行。学院的揭牌,标志着厅市共建共同服务“健康山西”、“健康大同”又迈出新步伐。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山西省科协主席周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原副司长、巡视员、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净;山西省科协副主席张秀亲,大同市副市长郭蕾,大同市政协副主席郭俊岗,大同市卫计委主任刘国庆;我校党委书记马存根、校长冯锋、副校长张策出席。副校长姚丽英主持揭牌仪式。
周然用“做中医人、说中医话、办中医事”开始他的重要讲话。他指出,大同大学起步很高,发展不错,而要想再上一层楼,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他还指出,“大健康”概念提出后,对医药卫生工作者提出更高要求,希望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能承担起大健康的重担,认真总结和继承过去40年办中医教育的好经验、好传统,遵循中医人才成长规律,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大同市委市政府对大同大学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学校要围绕大同市的发展规划,立足大同,面向山西,服务全国,更好地完成大学的使命,为建设健康山西、健康中国做出更大贡献。
洪净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战略部署。面向新时代,医学教育正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发展机遇,特别是中医药事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代表,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世界各国和国际有关组织的格外关注。大同大学紧紧抓住这一重大政策机遇和历史机遇,超前布局,精心谋划,果断决定组建成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是前瞻性的战略谋划,值得充分肯定。她希望学校一要紧紧抓住国家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机遇;二要紧紧抓住医教协同发展给予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的重大机遇;三要紧紧抓住医学教育在学科发展中地位作用显著提升的重大机遇,积极迎接挑战,在理念、模式、内容、方法、管理等方面全面推进改革创新。
之后,周然、洪净、马存根、冯锋、郭蕾、张秀亲、郭俊岗、刘国庆共同为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揭牌。 我校成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旨在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服务大同及山西乃至“乌大张”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42号),落实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调研吕梁市时做出的健康扶贫和大健康、大卫生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厅市共建中的“校地共同打造休闲养生、健康养老、生态食品产业等品牌基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研发协同、转化同步的‘大健康’产业发展”内容;也为推进教育部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版中“卓越医生”的培养储备力量,为我省、我市的转型与发展、为大同市“综合康养产业区”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驱动力。 新成立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以原医学院中医系为基础,1978年即开始招录中医大专生,是我省最早的中医大学生培养基地,四十年来培养了8000余名中医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和各类医院的骨干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3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讲师20人,专职实验人员2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4人,具有硕士学位者23人。学院6名教授全部是山西中医药大学的兼职硕士生导师。直属附属医院有11名中医医师,其中6名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中医药学院的许多专家、教授声望卓著,是经验丰富的名医,许多人为国家级学术团体的理事、会员,中医内、外、妇、儿、针灸等临床各科各具特色,对许多疑难杂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
学院现有12个实验室,1个资料室,3个中药标本室,标本室收藏了植物、动物、矿物类中药标本1000余种,尤其是蜡制植物药标本的收藏,无论是数量还是品质,在我省乃至周边省市中都是馆藏最为丰富的陈列室之一;目前正在筹建中医临床实训室,标准化病人(SP)实训基地。
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的基础医学实验室有药学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药理实验室和解剖实验室等,与医学院其他专业共享。学院还拥有一个直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所非隶属的中医院——大同市中医医院,临床实力雄厚,足以支撑我校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建设。(郝春涛 刘郭鹏 赵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