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我国第4个扶贫日,也是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在党的十九大开幕的第二天,校党委副书记郭永和校扶贫队队长薛文礼就率领一支50多人的扶贫团队,前往阳高县罗文皂镇谢家庄村和十九墩村,开展扶贫系列工作。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早已等候在村委会院内的村民们满面笑容迎过来,向团队一行人道着辛苦。团队中有附属医院、医学院、校医院的医护专家,有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科技扶贫项目组成员,有组织部、后勤管理处负责人。
同志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不顾路途疲累马上投入了工作。来自附属医院、校医院和医学院的医护专家们迅速搭建了简易工作台,根据分工各司其职,有的为村民进行心电图、彩超、超声波、血糖检测等常规检查,有的发放和讲解宣传手册普及医学常识和健康知识,有的询问村民健康状况、统计信息,几位中、西医专家身边更是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一边耐心倾听村民述说,一边细致答疑解惑,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就医方案。“感谢大同大学!你们不光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城里的专家,还每次给我们免费发药。”看完病又领到药的村民们高兴地说。这一次,校医院为村民们免费发放了近两千元的常用药品。
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胡连宙、果树培育专家张东旭博士挂帅的科技扶贫团队,来到我校帮助村民建设的360亩寒富苹果基地,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村民如何识别果树病虫害以及防治,如何浇水施肥,商定了明年春天的养护方案。张东旭博士还提出,必须改革传统的果树种植方法,实现水肥一体化。商学院“互联网+”项目团队,在党委书记陈淑珍、杨爱平博士带领下,分组入户调研,向村民了解今年收成情况,查看了农产品的品相,以备为村民筛选出优质产品进行线上推广。据了解,团队为村里推广的散养鸡项目已经初见成效,接到了不少订单。村民们还经常主动打电话给项目组负责人杨爱平博士,希望项目组能帮助推广自家的东西。
校党委副书记郭永、扶贫工作队队长薛文礼、组织部部长白昕,听取了两个村党建工作和党组织活动开展情况,嘱咐我校派驻的两个第一书记,一定要加强党建工作,注重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工作做细做实做好。
各项工作结束后,校党委副书记郭永同大家进行了交流,详细了解了村民的健康状况和寒富苹果树苗的养护情况,以及 “互联网+”扶贫的工作进展情况,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发挥好各自专长优势,群策群力,共同打赢扶贫攻坚战,为“健康中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王丽芹 张璐 余致楠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