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级上海、浙江新生教学改革情况交流会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5 10:27:10 阅读量:
      11月3日下午,17级上海、浙江新生教学改革情况交流会在文德楼会议室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有:教务处处长苏鹏、招就处刘育垚、文学院院长凌建英、副院长郝春涛。参加会议的还有来自上海、浙江的十二名新生。会议由文学院院长凌建英主持。
    面对当地教学改革以及自己进入大学,接受不同的教育方式而遇到的问题,十二名同学结合自我情况分别对当地教育改革、高考改革的情况进行介绍。来自上海的六名学生讲述了“3+1”改变为“3+3”模式的情况。单科在总成绩中占比重太大的现状得以改变,同时降低了总分落差大的概率。“走班制度”在一定程度成为比较好的选择。他们还有一项必修非考的科目综合素质评价,它要求学生积极参加课余实践活动,培养自身能力。浙江的六名学生主要述说了大学以后知识衔接问题。在高中时,老师不能很好地调配和转换,部分老师会出现“上课如打仗,一忙到高考”的情况。而作为第一批实验生,他们希望可以尽力做好自己,给之后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宝贵经验。
    文学院副院长郝春涛在听取新生基本情况介绍后表示,高考改革无疑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更多的实用性,更强的自主性。他为学生提出三个建议,一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为未来更好的筑基。二是迅速适应专业需求,投入大学学习生活。三是不断拓展素质,在业余时间参加社团、比赛。把大学生活过好,顾好学习成绩之余,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成为栋梁之才。
    招就处刘育垚老师从招生就业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浙江、上海都是教育改革的头一年,还处于摸索和实验阶段,但总体来说,是比较成功的。对于学生来说,可以更好的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的科目,更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但是,对高校来讲,高中不分文理,可能会在大学课程衔接方面存在较大问题,比如,一些偏理科的同学或是艺术生,大学进入文学专业学习,不利于人才更好地培养。
    教务处处长苏鹏在交流时表示,现在需要文理兼备的学生,不要以擅长某一科,不擅长某一科为自己设限,要有足够的自信。入学之后,学生最大的问题不是知识不衔接,而是学习方式的问题。读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但不能只钻研课本,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文学院院长凌建英主要阐述了文理相融的大趋势。她提出“大数据文学”概念,文理兼容、渗透,有利于学生既具有浪漫情怀又具有缜密思维。因此,她鼓励上海、浙江学生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充分展现自己的文化自信,希望他们可以积极参加活动,踊跃表现自我。(文学院)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