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市共建系列报道(五):大同大学创新推动学校应用转型改革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3-26 09:56:04
阅读量:
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山西大同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瞄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个着力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委的要求,乘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指示和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以及教育部三部委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浩荡东风,以推动厅市共建山西大同大学为抓手,在更好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创新推进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进程,走上了改革发展的新车道。
问题导向明思路
作为省城外地方性高校,作为一本三专四校合并、建校时间不长、规模相对较大、学科门类齐全的新建综合性大学,如何体现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一直是校党委和全校上下思考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的指示精神,省委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实施意见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教育部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给出了答案,那就是山西大同大学要转型发展。然而,地方性高校如何内增潜力、激发活力,外争政策、集聚资源,走好转型发展之路,这又是一个需要破解的难题。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学校党委积极争取大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大力气抓住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发展这篇大文章,成功推动厅市共建山西大同大学,成为山西省第一所厅市共建高校。不仅成为山西省高校发展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而且为学校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顶层设计聚共识
2017年,学校党委先后两次召开常委务虚会,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对表对标一流高校的成功经验。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就学校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发展思路等进行深入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共识,班子成员达成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内涵发展问题、“三基建设”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人才队伍建设等6大方面16项共识,为推动厅市共建学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描绘了更加具体详实、可操作性强的规划蓝图。
合作服务求发展
学校党委认为,只有根植于大同热土,讲好同大故事,提升对山西省、大同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显示度,学校才能彰显大学的使命,实现同大的理想。为此,学校拿出应用转型、竭诚服务的热忱,深度融入地方、参与地方、服务地方,在服务中做贡献,在服务中强实力,在服务中求发展,赢得了省教育厅和大同市的认可与支持。
明确了思路与路径,接下来就是落实、落实、再落实。校党委紧紧聚焦全面加强硕士授权单位建设、协同推进“1331工程”、共同构筑优秀人才高地、共同打造思想文化研究基地、共同服务“健康山西”建设、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建设研发基地七项重点工作,专题研究、明确责任、加强协调、全校动员,狠抓落实推进共建,取得喜人成果。硕士授权单位申报成功获批;“1331工程”成果丰硕;市校人才实现双向流动,组建成立中医药健康服务学院等紧扣山西省、大同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学院;大同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宣传中心、大同市市民大讲堂、干部大学堂落户山西大同大学,大同市数十场高档次文化活动在学校本真楼演播厅举办;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同煤集团总医院分别建设成为山西大同大学附属第一、第二医院;微结构电磁功能材料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器实验室、新型碳材料重点实验室三个实验室成为大同市重点实验室;与同煤集团、大齿集团、同药集团达成战略合作。
新车道、高速路,山西大同大学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医护员工,牢牢抓住山西省、大同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大契机,努力在应用性大学转型发展和学校跨越发展上,提供同大方案、走出同大路径、跑出同大速度、创造同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