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党委书记马存根、党委常委、副校长翟大彤携科技处、学科规划与建设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行,就落实学校2018年度重点工作之“持续推进硕士单位建设,实现学科建设水平新的突破和提升”与“持续推进‘1331工程’建设,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新突破和提升”,聚焦 “双一流”建设和国家新一轮硕士授权单位在我校落实落地,深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等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工作汇报会,听取有关工作情况。
马存根一行先后实地走访了炭材料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等省“1331工程”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和省重点实验室,听取了情况介绍,重点了解了科研设备、研究成果及其转化情况,他希望科研人员立足社会需求、立足应用搞科研、促转化。在炭材料研究所,马存根详细询问了石墨烯系列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参观了石墨烯水性涂料生产线和羊肚菌种植实验大棚等,并鼓励科研人员要立足农业、林业需求,立足民用方向开展科研攻关,同时要加大宣传,加快成果转化,尽早投产服务社会。
在固体物理研究所,大家参观了太赫兹光谱实验室、新型功能材料大同市重点实验室、微结构电池功能省市共建省重点实验室等地,了解了产品的性能及其应用等。马存根重点了解了研究所在云冈石窟文物保护方面的研究成果,鼓励大家积极为大同市政府提供智库支持,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成果产业化,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体现同大贡献。在谈及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时,马存根要求大家积极争取横向项目,加大研究生培养力度,吸引优秀生源。
翟大彤主持了随后召开的座谈汇报会。会上,中国语言文学、工程学、物理学、教育学、临床医学、马克思主义等学科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分别从学科现状、学科特色、队伍建设、发展思路等方面,就学科学位点暨“1331工程”建设工作做了详细汇报。
听取汇报后,马存根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要求学科建设处与科技处的同志要高度重视汇报中反映的问题与困难,原滋原味分类梳理汇总并提出解决建议,提交分管校领导和有关会议研究,做好进一步推动落实工作。他要求大家高度重视学科学位点暨“1331工程”建设工作,积极作为、加速推进。
马存根还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凝练方向。要按照“双一流”要求,强化社会参与,立足于服务地方、面向地方,积极作为,形成稳定持久的一以贯之的学科方向,凝练同大特色,彰显同大优势。二是优化团队。学科带头人要充分发挥好“头雁”效应,提高站位,胸怀坦荡,甘做人梯;要注重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要按照方向组织好团队成员,发挥好各类各层面人才的作用,共享好学院、企业、科研院所、兄弟院校、政府等方面的人才资源。三是搭建平台。既要把本校、本学科、本实验室、本硕士点的平台搭建好,更要利用好合作单位的平台,广开思路做好工作。四是抓好教育教学工作。要严格对照条件、补齐短板、做好工作,确保顺利通过八月份的专家进校验收;积极推进建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硕士导师遴选、实践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相关工作。五是产出标志性成果。要积极争取项目,重点抓住横向项目,协同立项,同时发挥好智库作用;在推进产学研用、申请专利、发表论文上多发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和贡献率。六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学校2018年工作计划,学校将拿出经费予以支持,广大师生也要充分利用“厅市共建”平台和省出国留学基金项目等政策支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加强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七是高度重视团队文化建设。要努力打造和形成合作、包容、相互支持、共同前进,宽容失败、鼓励创新、你追我赶的文化氛围,同时要传承好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凝聚人心。
马存根强调指出,要做好以上各项工作,首先要高度重视制度建设,以制度管人、管事;其次是多渠道投入,除了积极工作努力争取学校支持外,还要努力通过合作、项目、平台等多方面争取其他渠道的经费支持,同时把各项政策用足用好。他最后表示,希望大家勠力同心,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迎难而上迎头赶上。
我校原副校长石云龙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就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王丽芹 王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