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出:“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发展力量”同大文化建设大型系列报道之三(引子)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6-01 18:43:48 阅读量:

引  子


 
    今年4月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雕塑墙”在北校门内树立起来,现在已经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景观。师生们路过,都会把目光投射到那闪闪发光的二十四个大字上,很多人还会驻足凝视一会儿,思考一会儿,有人还举起手机、相机拍几张照片。树墙立心,让价值观切实在校园扎根,在师生心里扎根,校党委的这一初衷和举措,与其说是环境育人别出心裁,倒不如说是学校致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化于精神追求、外化于自觉行动的强烈意愿。
 
 

    党的十八大首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内涵。2018年3月,“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从国家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他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这12个词、24个字、3个层次的概括,代表了13亿多中国人的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作为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一重要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养成和发挥作用的根本目标和实现途径,为我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遵循。近年来,学校紧跟“双一流”建设和转型发展趋势,秉承“厚德、博学、慎思、笃行”的校训,弘扬“关爱学生,敬重教授,崇尚学术,张扬个性”的校风,张扬“人文、科学、创新、奉献”的教风和“勤学多悟、执著至诚”学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中心,以实现“美丽同大、智慧同大、强力同大、和谐同大”为目标,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把学校建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阵地、优秀青年的锻造重地、安定团结的模范基地;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强调以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三是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使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四是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人文环境中健康成长。
 
 

    校党委认为,人人都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聚沙成塔、垒石成峰。经过多年努力,核心价值观已悄然成为广大师生医护员工心灵的罗盘,成为人们情感的寄托。在同大校园里,核心价值、时代精神落地生根,好人模范、凡人善举不断涌现,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蔚然成风。(于立强)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