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在这百花齐放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大同大学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党政对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向精心组织策划和积极参与本次文化艺术节的所有师生员工表示衷心感谢!
作为助推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和载体,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题中之义,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也是我校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将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引,以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激发干部师生创造力、增强凝聚力为重点,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人文精神,营造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实现“美丽同大”“强力同大”“和谐同大”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借此机会,我结合本届文化艺术节主题,讲三点思考和认识,与大家共勉。
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的主题是“筑基·铸魂·逐梦”。其中有三个关键词,一是基础,二是灵魂,三是梦想。首先,文化是大学和谐发展的基础。促进大学文化建设,是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高校安定团结的基本前提。我们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强化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大学文化的重要意义,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着眼于学校未来,处处弘扬大学精神,时时体现和谐理念,积极建设开放、民主、和谐的大学文化,使大学校园真正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成长的乐园。
其次,文化是大学健康发展的灵魂。“文化强国”战略已经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与国家、民族命运息息相关的发展高度。高等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一所大学必须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全面提升大学的文化品位,提高办学质量,才能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大学文化建设只有立足于挖掘学校自身的文化资源,才能接地气、有底气、显灵气;只有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品牌,才能不断彰显文化建设的创新与活力,形成大学文化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影响力。
再次,文化是助力学生梦想起航的翅膀。大学精神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升,读大学,最重要的是学会明晓事理、充实心灵、寻找幸福的一种思维。从这一点上来看,校园文化艺术节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知识的丰富与拓展,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提升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广大学生通过文化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为成长成才插上飞翔的翅膀。
老师们,同学们,本届文化艺术节从4月26日开始,到6月16日结束。将以“筑基育人篇”、“文化铸魂篇”、“青春逐梦篇”三大篇章为主线,面向全校师生举办文体艺术类、科技讲座类、兴趣爱好类、社团活动类等40项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魅力、挑战自我、提升素养的好机会、好平台。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要体现“三大理念”。
一是大文化理念。要把校园文化纳入到学校的文化建设范畴,树立大文化理念。文化艺术节是我校我们的一大品牌,是同学们展示自我、展示才艺的重要舞台。要通过举办每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积淀学校的文化内涵,不断上档次、出精品。同学们要把握机会,通过积极参与活动,培养文艺爱好,发挥文艺特长,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
二是大质量理念。举办文化艺术节各项活动,要与专业建设相联系,同时不能停留在学院、学校层面。大质量就是大学的质量,各项活动要有含金量,要能体现出大学的水平。各单位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文化艺术节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为重要抓手,助力发展和繁荣校园文化,聚力推进大学文化培育工程,努力搭建具有时代特征、同大特色、青年特点的校园文化平台,加强方向引导,确保文化艺术节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大力促进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是大社会理念。我们的文化艺术节活动,不能只停留在校园内,还要走出去,广泛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力,努力把我们的精品节目推向社会。
老师们、同学们,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引领与艺术的促进。热切希望大家在活动中,尽情展现青春风采,放飞艺术梦想,为我校实现“美丽同大”“强力同大”“和谐同大”的发展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预祝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