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8日,受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委托,以苏州科技大学蔡飞教授为组长的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来校,对我校历史学专业开展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现场考查。
26日上午,专家组见面会在文德楼一层会议室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汪华英,大同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李文丽,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云冈学学院班子全体成员及专业负责人、其他师范专业所在学院党政负责人参加。
校党委书记赵水民主持第一阶段会议。他代表全体师生对各位专家和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此次考查是对学校教师教育工作的一次深度检阅,更是对全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次集中体检。希望专家组对历史学专业以及学校教师教育整体工作进行全面把脉问诊,为学校加快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建设发展打开新视野、启发新思路、注入新动力。
汪华英在讲话中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她强调,认证过程需要专家组运用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确保以实证为依据,推动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希望学校展现开放进取态度,积极接受专家反馈,及时改进不足,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从三个方面汇报了学校教师教育整体情况。一是坚守初心,筑牢师范教育根基。学校始终将师范教育作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保障不断强化,学科专业不断优化,教学条件不断改善,累计培养师范人才10万余名,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二是创新机制,彰显师范教育本色。构建“五育”并举机制,提高师范生道德修养;构建文化育人机制,提高师范生文化素养;构建协同育人机制,提高师范生专业素质。三是追求卓越,蹚出师范教育新路。贯彻“持续改进”理念,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资源,优化评价机制,推动已接受二级认证的师范类专业积极对标三级认证标准,实现教师教育由“上水平”向“追卓越”迈进。
蔡飞主持第二阶段会议,就本次现场考查工作进行部署,明确认证理念、目的、任务,并提出相关工作要求。他指出,要高度认识认证工作的战略意义,深刻认识到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牢固树立”“四个相统一”“教育家精神”以及“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要求的长效机制。他表示,专家组将严格遵循认证标准与规范,紧紧围绕主线底线要求开展考查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与学校各部门通力合作,确保认证工作的高效与专业。
历史学专业负责人就自评报告作补充说明。专家组围绕考查重点进行循证,相关单位负责人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考查期间,专家组对照认证指标,通过深度访谈、听课看课、实地走访、查阅资料、师生座谈等方式,查证学校认证专业建设情况。
28日上午,专家意见反馈会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督导委员会成员、云冈学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专业负责人、其他师范专业所在学院党政负责人等参加会议。蔡飞主持会议。
蔡飞介绍了专家组考查工作整体情况,专家组成员分别反馈了认证现场考查情况,提出了中肯意见和改进建议。
历史学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作表态发言。
汪华英代表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专业精神表示感谢。她指出,专家组的工作既精准又系统,对学校历史学专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她强调,历史学科在国家战略和基础教育改革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学校要着眼国家战略,勇担历史学科建设使命;要站在时代前沿,适应新时代教育特点,提升专业能力水平;要弘扬教育家精神,坚持铸魂强师,将教育家精神贯穿于教师培养和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出真正能够引领时代、服务国家的优秀教师。
赵水民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与悉心指导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他表示,专家组为学校历史学专业认证开出了一份全面翔实的“体检报告”和切中要害的“治病良方”。对于专家组反馈意见,学校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将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高度负责的行动自觉做好整改工作。一是精准把握认证理念,统一思想,明确改进方向。以此次认证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发展,加强党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推动认证理念深入师生心中,将专业认证的最新精神和要求落实到人才培养各环节,努力将全校师生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专业认证的精神实质上来。二是优化完善顶层设计,深化改革,破解发展瓶颈。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认真梳理专家组意见建议,制定整改方案台账,明确目标措施,形成任务清单,贯通制度设计,优化体制机制,常态督查督办,逐项落实落细。将认证整改、中期审核等工作融汇到师范专业整体建设,不断加强和深化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的一体化协同建设,小身段出击、小切口合作、小改革推进,全面推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三是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发挥优势,培养卓越教师。认真学习、全面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深入开展好教育思想大讨论,抢抓国家师范教育重大战略机遇,认真谋划专业发展规划,凝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断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持续发挥认证示范效应。以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为抓手,构建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具备“时代特征、大同特点、同大特质、区域需求、行业认可”的卓越教师。(来源:教学质量监控与督导中心 摄影:余致楠 责编: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