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社区 艺术点亮乡村 我校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马家小村实践基地揭牌
来源:宣传部、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25-08-12 00:15:51 阅读量:

近日,我校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马家小村实践基地揭牌仪式在平城区白登山街道马家小村鹿苑国际艺术文化园区举行。校党委书记赵水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石凤珍,大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赵建军,大同市平城区区长郭政出席。大同市平城区相关负责同志,我校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

石凤珍致辞,介绍了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她表示,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马家小村实践基地的建设,是积极呼应时代和社会需求,践行“文化赋能社区,让艺术点亮生活”理念的鲜活实践,也是推动新形势下艺术乡建研究的典型案例。未来,基地将从艺术创作、艺术教育、乡村美育、协同治理等方面入手,打造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大同案例”。

赵建军在致辞中表示,基地揭牌是市校共建、携手打造“文化强市”的又一里程碑,双方应以此为新的起点,力争把马家小村建设成为“艺术乡建”的山西样板、全国示范。马家小村党支部书记张凤银表示,将坚持党建引领,全力做好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推动校村资源精准对接,确保合作成果切实惠及村民。

与会领导共同为“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马家小村实践基地”揭牌。

揭牌仪式后,赵水民来到实践基地进行调研,他指出,实践基地要充分发挥学术优势,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要注重产教融合,积极对接社会需求,关注民众需要,真正做到利民惠民,服务地方发展;要注重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势,让师生共同参与到基地建设与发展中,形成合力,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强调,要将实践基地的建设作为推动市校深度融合发展的有力抓手,构建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携手推动地方社区文化治理迈上新台阶。

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由我校与大同市委宣传部于2019年联合创立,致力于通过基层文化治理,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科研与实践并重的发展路径。在科研方面,从2019年以来,在《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科版开设“社区文化治理”专栏,发表专题论文40余篇,提炼出“社区文化建设的大同模式”;在实践方面,秉持“以文化赋能社区、让艺术点亮生活”理念,积极探索地方高校文化艺术资源与城乡社区居民文化需求的深度融合。

下一步,学校将组织师生深入乡村,开展艺术采风、主题创作、艺术展览等活动;开设乡村艺术教育课程,提升乡村儿童的艺术素养;定期举办包括国家级、国际级在内的各类艺术展览、文艺演出和艺术沙龙,为乡村居民搭建展示才华、交流思想的平台,增强其文化自信与归属感。通过持续观察和研究马家小村的艺术实践,总结有效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案例范本,提炼大同艺术乡建的独特模式,进而提升大同城乡社区的综合治理水平,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和文化新地标。(文字:赵鑫、现代社区文化研究中心  摄影:余致楠  责编:赵鑫)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