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新增本科专业论证会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7-16 00:00:00 阅读量:
    根据《山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为优化学科布局,提升我校办学实力,7月13日下午3点,在行知楼十层会议室召开了2018年度大同大学新增本科专业论证会。此次论证会由教务处组织,副校长姚丽英、教务处处长苏鹏、教务处副处长仝庆华以及杨成全、朱少英、张景安、孟双明等6位校内外专家参与论证。
我校召开新增本科专业论证会
      今年,我校申请新增的专业一共有八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医康复学、网络与新媒体、文化产业管理、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功能材料、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翻译,各学院专业负责人分别从办学定位、学科专业支撑、地方人才需求、硬件设施保障、师资力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汇报。
    专家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就拟申报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培养方案、教学条件等进行论证,给出了详细的论证意见和改进建议。通过讨论,专家们一直认为,在全省高校本科专业优化调整的大背景下,我校专业建设应该做好“强体”工程,新增专业应该瞄准我省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厅市共建单位,在山西省转型发展,大同市打造两个“尖兵”的环境下,我校尤其应该主动作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工程、康养保健等领域积极申报新专业,储备人才,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最后,姚丽英副校长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她首先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申报学院的积极性和准备工作,并就进一步如何做好新增专业论证和建设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她指出,一、深入学习教育部、省教育厅对申报新专业(专业方向)的具体规范化要求和指导意见,反复推敲、论证,精心准备申报方案;二、新增专业申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三、专业申报要符合就业市场需求,加强专业建设的可行性论证,从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投入和资金支持等因素综合评估设立新专业(专业方向)的基本条件;四、立足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综合把握新专业发展前景,用可持续发展的思维考虑专业建设,逐步细化课程体系,发展为本学院特色专业,做好基础学科的建设工作。
    此次新增专业论证会的顺利召开不仅为我校2018年新专业的申报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新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务处)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