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我院师生通过手机、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观看了实况,并结合工作学习实际,纷纷畅谈心得与感悟。大家认为,修改宪法,对于全面深化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院党委认为,“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此次修宪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这次宪法修改的内容符合国情、符合实际,既保持了我国宪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有新的重大发展,有助于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是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将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
法学专业教师从宪法修改内容角度肯定了修宪的意义,认为一方面,宪法修正案明确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明确了新发展理念,进而明确了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了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的相关规定。例如,把宪法序言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在宪法明确规定了设区的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根本法依据,增加了有关监察委员会的规定,完善了我国国家权力的基本架构,为贯彻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健全监督体系提供了宪法依据等。这些规定无疑对进一步规范国家权力与保障民众的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老师们普遍认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在日常教学、管理中体现宪法的导向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办学治校、培养人才过程中推崇、拥护、践行宪法。
法学专业学生认为,此次修宪把“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纳入了宪法,将有力推动新时代我国文明建设新的发展。他们同时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以此次修宪为契机,自觉做宪法信仰的崇尚者、宪法精神的弘扬者、宪法意识的传播者。“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我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成为自觉行动,从我做起,立足专业学习,把思想和实践结合起来,不断做出新的成绩,努力向新时代交出一份优异答卷。”2017级一位同学如是说。
(刘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