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晚报】从泥巴操场到现代化校园,教育在腾飞
来源: 发布时间:2018-12-16 10:34:57 阅读量:


  大同大学由曾经的一所专科学校发展成为拥有多个学院的综合大同。图为大同大学体育馆
 大同五中的变迁见证全市教育条件不断改善

  “1977年我在县里代课的时候,校舍简陋,桌凳破旧,冬天生炉子教室烟熏火燎,一块黑板、一根教鞭、几支粉笔、几本教科书就是所有教学用具,遑论教学辅导资料了。如今学生的读书环境太舒适了,教室宽敞明亮、清洁温暖,上课还用上电脑了。”平城区退休教师孙桂枝说,过去学生的课外活动也很少,至多就是跳跳绳、丢沙包,现在外孙女、外孙所在的小学都办起书法、围棋、葫芦丝等各种文化特色班,校园生活多姿多彩。
  改革开放40年来,大同教育乘着改革的强劲东风,从初期的“两基”教育、“控辍保学”,到今天全面落实就近入学、困难资助,对贫困学生、残障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实行全方位关爱,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得到了充分体现。近年来实施“市直学校建设工程”“百校兴教”工程,确定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52个,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涉及项目学校656所。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曾经的“大通铺”“超大班额”、泥巴操场,以及设施简陋的教学场所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管理科学化、装备现代化、环境花园化的现代化校园。
  在大力改进学校基础设施的同时,我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1亿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经典诵读、阳光体育,足球、戏曲进校园。“十二五”期间,修建了市卫生学校、市高级技工学校、大同师范、市职教中心等7所大型职业技术学校,民办学校数量也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增大,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各类文化艺术和职业技能培训齐头并进的办学体系。2017年12月,全市所有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评估认定,比全国提前3年、比全省提前1年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推进“全面改薄”,覆盖浑源、大同、阳高、天镇4个县452所中小学,惠及中小学生10.2万人。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涉及6个贫困县的471所学校,惠及学生11万人……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仅有为数不多的中学,发展到现在有了大同大学,大同的教育事业变化真大啊。”孙桂枝说,“今年大同五中百年校庆,我陪着一位五中毕业的朋友回母校,看到平坦宽阔的校园、窗明几净的教室,现代化的运动场……让人有了重返校园的愿望。”

    媒体链接:
http://epaper.dtnews.cn/shtml/dtwb/20181216/64153.shtml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