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校长冯锋在我校帮扶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工作要求,认真研判疫情给扶贫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带来的困难,坚决克服疫情灾情影响,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完胜。要坚持不懈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多措并举、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金色九月,秋高气爽,田野一片金黄,到处是丰收景象。校长冯锋轻车简从,深入我校帮扶村阳高县罗文皂镇谢家庄、十九墩村,调研指导扶贫产业发展、消费扶贫举措、脱贫成果巩固等工作,看望并慰问工作队员和帮扶村群众。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刘斌焰陪同调研。
肉羊养殖是我校主打帮扶产业。今年受疫情影响,北方羔羊市场均于5月起陆续开市,而且货源偏少、价格极高,成本大、利润小,养殖经营存在极大困难。为此,工作队积极应对,改变思路策略,连日奔波,多方选择,引进购买一批种公羊和优质母本生产羊。同时,在羔羊的购进上注重选择杜泊、萨福克等优质配种羊,通过探索双向驱动、多元化养殖模式,规避了风险,努力实现提质增效。9月10日,出栏销售第一批扶贫羊,实现了利润收益,为年底分红奠定基础。冯锋非常欣慰,他饶有兴致的回顾了2015年起学校开始尝试通过养羊脱贫致富的历程,对目前养殖产业发展成绩表示肯定,希望继续加大投入,扩大规模,让学校养殖专业的硕博专家参与经营管理,推动养殖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今年,谢家庄寒富苹果基地初次大面积挂果。受初春寒雨霜冻、风沙侵蚀、喜鹊啄食影响,预计收获7000斤左右。冯锋表示,要调动工会、后勤食堂等部门,发动党员干部,通过集中采购和职工认购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消费扶贫。同时,要谋划思考盛果期后苹果的销售策略,常态化推动,让百姓取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探索订单式农业,让百姓的农副产品能销售有钱赚,一直是校党委牵挂的事。2019年,工作队选准项目,推广仁用杏加工和拢葱计划,两项计划都能达到每亩收益5000元左右,一下子十九墩兴起拢葱热,百姓心里乐开花。今年,工作队为百姓购买葱苗,全村都动员起来,预计产量超过10万斤。冯锋蹲在葱田里,一边测量高度直径,一边和百姓攀谈。他指出,由于受灾,今年仁用杏颗粒无收,但拢葱能够带来收益。一定要把拢葱项目品牌固化,继续探索多元种植品种,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脸上笑起来,心里美起来。
十九墩村的小广场硬化、东沟山坡水泥路即将完工,东沟村民下坡跌跤滑倒的现象一去不复返,彻底解决了村民没有活动场所、出行难、行路难的问题。得知工作队组织本村村民全程参与施工建设,在家门口通过劳动增加务工收入时,冯锋非常感动。他说,以前的山村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工作队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调动大家一起改变落后面貌,选准了路子,也付出辛苦,很不容易。激发百姓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家园,通过勤劳创造财富,就是精准扶贫的核心所在。他强调,一定要坚持下去,提早谋划明年的工作,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困难,在脱贫攻坚中展现出同大形象,讲好同大扶贫故事。
调研期间,冯锋看望慰问了工作队员和部分贫困群众。(驻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