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永宏
四年的大学生活,让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孙思远及其团队“最视角工作室”对大同有了许多认识,也结识了许多人,看到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抓住时光碎片,探索生活真相,成为这个团队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近日,由孙思远及其团队创作的毕业设计作品《再见大同》火爆网络,让不少网友对这座城市有了一种全新的解读。
视频中,宁静与狂欢并存,古老和现代碰撞出这座城市永不停歇的生命力。无论景色,还是人,市井长巷,芸芸众生,汇集成鼎沸人间和川流不息的朝气。简短的镜头语言,独特的特效手法,生动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无疑,这群大学生是热爱大同的,为了拍摄好这组画面,他们一连好几天自费踏遍大同的每一个角落,寻找大同文化密码,从“00后”的角度诠释大同。不少网友看完视频发出感言,再见大同,其实不是告别,而是大同之旅的开始。
作为一部毕业设计作品,作为孙思远在国内一家知名网络公司实习时的创意作品,《再见大同》也让这家公司看到了不一样的大同,看到了游在大同的幸福时光。
“最视角工作室”指导教师殷旭彪告诉记者,“最视角工作室”的宗旨是用最独特的视角观察世界,用最真诚的态度记录生活。近几年来,工作室依托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挖掘大同文化,先后创作拍摄了大同雕塑、大同面塑、浑源铸钟、大同羊杂、大同皮雕、北岳烧酒、二人台、罗罗腔、耍孩儿、大同玉等微视频,用独特视角讲述大同人文故事。工作室选送的作品在“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多次获得佳绩。
媒体链接:http://epaper.dtnews.cn/dtrb/html/2021-06/22/content_6_1220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