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我校2023年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在行知楼报告厅举行。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科教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何云峰教授应邀作题为《有组织科研:基于一个边缘学科团队跨学科成长之路》的讲座。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王丽珍主持,200余名新入职教师参加。
讲座由“有组织科研政策向度、意涵及特征”“边缘学科成长历程及反思”“以新理念塑造学术个体(团队)品牌形象”三个部分组成。何云峰教授首先详细解读了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强调作为高校教师开展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性。他说,有组织科研是有目标、有侧重、精准化、特定的科研发展规划;是高校制度化科技创新、成体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平台,凝聚和优化各类科研资源配置,引导研究主体分工协作,促进目标引领与自由探索深度耦合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产出。
何云峰教授结合自身发展经验与新入职教师分享了“科研团队的成长历程”和“科教政策与管理—科研团队相关平台载体发展历程”,从“科研团队演进规律分析”讲到“依托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探索”。他说,教师教书育人要学会反思,要平心静气,要坚持“育人”目标导向、坚持“实践”路径导向、坚持“创新”方法导向、坚持“协同”组织导向。他指出,培养学生,态度的改变是前提,知识的量变是基础,能力的质变是关键,思维的裂变是根本。教学也是需要研究的,要坚持“创新”方法导向、三课堂组织形式、五位一体发展性评价、建立三维一体学术团队管理机制、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
最后,何云峰教授指出,塑造好的学术个体,要了解国情、校情、学情,由“固守封闭的单一学科研究”到“向开放合作的跨学科研究”转变;由“传统基于抽样的调研研究”到“向基于多源异构数据挖掘”转变;由“个体朴素的经验总结研究”到“向协作规范的实证化研究”转变,要开拓新视域、掌握新方法、会用新工具。
何云峰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条理清晰,为新教师今后建立有组织科研和跨学科成长奠定了有力的保障,也为新教师在今后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方法。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聆听何教授的讲座,进一步理解了“有组织”的真正内涵,要注重有组织教学科研意识何团队协同合作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努力尽快融入团队和学校,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