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影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记优秀校友、知名青年导演、煤炭工程学院2013届毕业生菅浩栋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3-11-27 15:22:46 阅读量:

​​​​​  2023年1月14日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嘉宾云集、星光璀璨。山西青年导演菅浩栋的剧情片《夜幕将至》一举揽获“费穆荣誉最佳影片”“迷影选择荣誉”“桐叶荣誉”三项荣誉,成为本届影展最大的赢家。

  获奖之后,菅浩栋和他的电影《夜幕将至》就成了今年影视界最受关注的话题而不为人知的是,坐落于古城大同的山西大同大学,正是这位年轻的电影人梦想启航的地方。

  校园里的“知名电影人”

  2010年初秋的一天,21岁的菅浩栋怀揣着山西大同大学煤炭工程学院采矿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从忻州河曲县的一个矿区小镇出发,懵懵懂懂地走进了这所有70多年建校史的大学校门。谁都不会想到,短短几年的大学生活,他在这里完成了一个“理工男”向“文艺青年”的蜕变。

  当初报考采矿专业,其实是他迫不得已的选择。菅浩栋出生于一个煤炭世家,爷爷是矿工,爸爸也是。那时候,村里大部分人都想有一个国企煤矿所谓的正式工身份。他爸觉得儿子学了煤矿这个专业,一辈子就不愁了。他更偏向于文科,平时就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没事的时候还写写日记。争不过父亲的执拗,菅浩栋还是学了采矿专业,成了这所全国知名的“煤矿工程师摇篮”学校里的一名“理工男”

  大学生活是宽松的,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在这里,菅浩栋的天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他进了学生会,又加入文学社、书法社。因为表现活跃,大二被推选为《白桦林》文学社社长。

  在学校里,他遇到了一个爱好摄影拍照的老师。跟着这位老师,他开始学习并爱上了摄影一年之后,单纯静态的摄影已经无法表达自己更多的想法,大脑里边的那个想象力是动态的,他有了拍电影的想法。就在这个时期,菅浩栋在网上看到了山西青年导演贾樟柯的电影,镜头里大量的山西人、山西场景、山西故事,让他第一次觉得电影也可以离自己这么近。贾樟柯的成功,燃起了菅浩栋的电影梦。

       他买了一DV笔记本电脑,试着开始去拍短视频和纪录片。拍完之后,然后学习如何剪辑。就这样,菅浩栋靠课余时间自学,一步步走上了拍电影路。

  “我一下找到了一个兴趣爱好,每天都非常享受,充满了热情,巨大的热情。”大二的时候,他开始筹拍自己的第一部学生处女作电影《青春无悔》。为了拉齐剧组人员,他凭借自己以前成立学生社团的经验,打算成立一个电影社团“光影传媒协会”。在学校里,成立学生社团需要批准,他找到了时任学院团委书记的乔元栋老师。

  菅浩栋是幸运的,在他的追梦之路上,不乏能发现他才华的人,乔元栋堪称是他电影人生涯的第一位“伯乐”。“乔老师对我们创办电影社团,对我们拍摄电影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有些事比如在学校拍摄素材、举办电影首映式、组织观众,就连我在校拍的第一部电影《青春无悔》里的男女主角都是乔老师帮选的,没有乔老师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说起乔元栋,他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有才华、能吃苦、点子多,有团队精神。”乔元栋印象中的菅浩栋精力旺盛,朴实无华,爱好文学,搞摄影一上手就会,拍的片子有模有样。“他不像一个理工男,更像文艺青年,在我们这种纯工科学院里十分难得。”

  在陆续拍电影的过程中,菅浩栋经常找乔元栋沟通,让老师对他的电影和短片提出意见。俩人有时一起吃饭,有时一起参与拍摄。他的专业英语课拉下了,乔老师帮他辅导。在他拍电影遇到困难时,乔老师给予支持。而每次获得奖项,他总是与老师共同分享快乐。

  一个上进,一个惜才。在校期间,乔元栋和菅浩栋不再是单纯的师生关系,而是亦师亦友。乔元栋这样看待师生关系,他说,“大学成功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让他们能够在宽松的空间中成长,我们的教育不能抹杀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去激发。我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能释放天性、健康成长的环境,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山西大同大学文化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广大师生展示自己艺术才华的舞台,曾荣获教育部“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迄今为止已连续举办了十六届。2012年,菅浩栋就是从当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这个舞台上脱颖而出。

  课余时间,菅浩栋还拍摄了纪录短片《黄河女人》、《兰州拉面人》、《黄河边的牧羊人》等。大三的时候,带着这些作品,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DV大赛。没人看好他。连他自己也觉得重在参与吧,自己半路出家,还是自学,没法跟摄影专业的学生比。在此之前,煤炭工程学院也没人在艺术节的活动里有过好的成绩菅浩栋改写这个历史,评选结果出来,《兰州拉面人》拿了一等奖。大同电视台的评委说,片子虽然拍得糙了些,但胜在真实,不做作,影片的画面和色彩的运用比较讲究,有创作者自己的特点。

  DV大赛获了奖,又有学院团委的支持,菅浩栋决定趁热打铁,申请举办首映式,公开放映《青春无悔》。为了举办首映,他带上剧组,到学校外面拉赞助。跑了一个多月,总算拉到了一笔2000元的赞助。他印了1000张门票,每张票上都给商家打了广告。在乔元栋的指点下,剧组在校园里张贴了海报,还邀请了大同电视台、《大同晚报》等本地媒体。

  作为这场首映式的主角,此时的菅浩栋豪情万丈、壮志凌云。他仿佛看到,一条通往真正电影人的道路,已经在脚下展开,他甚至有些等不及了。

  来自矿井深处的《光盲》

  2013年夏天,菅浩栋毕业了。走出校门的那一刻,他有些迷惘,摆在他面前有两条路,拍电影去实现他的梦想抑或是上班工作。直接拍电影是完全不可能的,那是个烧钱营生,而他此时还是一个两手空空的穷学生。在现实面前,他选择了先就业赚钱再拍电影的路子。

       在山西,煤矿无处不在。下井挖煤是最苦的,但也是各工种里面工资最高的。当年9月,菅浩栋来到位于长治的潞安集团王庄煤矿。他被分到了掘进队。这是采掘一线,在地下453米深处的工作面割煤、挖掘巷道。工作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在井下。下井时,菅浩栋换上黑色工作服,穿着水靴,戴着矿灯,背着沉重的器械,有百十斤重,抗在肩上直打晃。刚去时,他在井下扛枕木,两个肩膀上留下了一道道血印。后来,在井下,他给巷道里的煤壁打眼。掘进机往前推进,菅浩栋跟在后面,往墙上凿出两米深的洞孔再把长长的锚杆插进去,挂上金属网,避免壁坍塌。劳动强度之高,非一般人能承受。有一次他回到宿舍,母亲打来电话。他张开嘴说了一句,妈,我好累,母亲一听就哭了。菅浩栋连哭的力气也没有,倒头就睡。

  “井下底板岩层,直接躺着,或者是枕木,或者是铁丝网,就躺在上面,在黑暗当中我躺着把头灯一关,可以想一想电影,想一想我电影的剧情,那是我最放松的时候。”即便是在黑暗的矿井深处,那个藏在心灵深处的电影梦依然是支撑他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这期间,菅浩栋开始构思、写作第一部独立电影《光盲》的剧情。

  为了攒钱拍片,他一直坚持了15个月,经常每个月下井23天以上。在王庄煤矿,这是年轻人里少有的高出勤率。

  2014年底,他攒下了4万多块钱。那个在井下掐指期盼的时刻终于来了,菅浩栋离开了煤矿,开始一步一步施展自己的抱负。

露锋芒后的北漂生活

  同为山西人,贾樟柯的电影以关注家乡现实而著称。菅浩栋也想拍这样的电影,拍自己的家乡。回到河曲县沙坪乡,他开始筹拍独立电影《光盲》影片剧情说的是村子里一个盲人的故事,这是一部农村纪实题材片,通过一个农村盲人的眼睛看农村的变化。

  2015年3月,《光盲》开拍。第一天拍摄,菅浩栋在家门口举行了一个虽然简陋,却规规矩矩,仪式感满满的开机仪式。

  影片很快杀青,2015年6月,他投了中国独立影展、北京独立影展、台湾南方影展。不久,收到了台湾南方影展、中国独立影像展等多个影展的入围通知。

  作为刚入道的年轻人,第一部长片就入围影展,菅浩栋异常兴奋,这意味着自己的作品开始得到影视界专业人士的初步认可,算是踏入影视行业了。尽管拍这部电影耗光了他所有积蓄,他还是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很知足。

  北京就意味着电影这里是电影人云集的地方菅浩栋拍完《光盲》后,来到北京做后期剪辑,从此开始了多年的北漂生活。

  他住进北京十八里店南桥的城中村,一个月租金600块。外面春光明媚,室内却冷得打哆嗦。在城中村里,还聚集了十几名和菅浩栋一样的年轻人,他们组成了一个“新潮电影实验小组”。大家在一起互帮互助有钱赚的时候,快速组团接活,各司其职。拍电影的时候,相互间义务劳动,或演或拍或做其他幕后工作。

  这期间,菅浩栋也写了好几个剧本,其中一个西部片剧本《黑梦》,还入围了海南创投和猎鹰计划创投,但没有找到一分钱的创投资金。不仅找不到拍片的投资,几年下来,他连基本的生活也保障不了,信用卡透支、借花呗、借网贷,负债累累。

  2020年疫情暴发,影视行业进入了漫长的寒冬期。5年北漂,5年没有拍自己的片,事业上一无所获,菅浩栋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困境。

  直到2023年1月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他终于被电影之神眷顾。

  《夜幕将至》一战封神

  追逐梦想的路上,一定不会有梦想缺席。2020年疫情刚爆发的时候,菅浩栋从北京返山西参加爷爷的葬礼,被困在老家河曲半年,哪儿也去不了。已至而立之年的菅浩栋决定先写一个更容易拍出来的故事,发生在家乡的,又跟自己经历有关系的,在疫情期间先过度一下。《夜幕将至》在这种背景下破土而出,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他的故事。

     《夜幕将至》的剧本创作特别快,初稿15天就写完了。影片讲述了一个刚过30岁的北漂青年梁哲回老家奔丧时的一路见闻,在一天时间里,他与亲情、爱情、友情的碰撞。

  为了拍这部片子,菅浩栋身边亲戚朋友借遍了钱。这对于当时着电影梦北漂5年却没什么结果的菅浩栋来说,几乎是孤注一掷,他觉得已经30岁了,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直到2023年1月,第六届平遥国际电影展宣布费穆最佳荣誉奖,菅浩栋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为了这一天,他奋斗了十年。之后《夜幕将至》又入围第4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并获得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最佳导演奖。

  电影展授奖词对影片的评价是:叙事自然有力,镜头朴素准确,角色塑造和表演控制自洽于风格,情绪表达内敛但充沛,显示出超越导演年龄和经验的沉稳笃定。

  他再也不用以贷还贷,再也不用在创投上卑躬屈膝。他自己的实力,拿到了平遥国际电影展100万奖金。

  寄语同大学子

  这几天,在外地为电影四处奔波的菅浩栋仍关注母校,他寄语在校的同学们: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大学这四年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应该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点,利用业余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树立一个奋斗目标这样毕业之后就可以投入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做好知识储备。为了实现奋斗目标,在校期间要去做基础的准备和练习因为一旦毕业就步入社会,那个时候可能没有多余精力了。大学时期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去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在知识上、能力上做好储备这样在毕业后就能很快上手,在竞争中有优势。

  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在校期间,可以有意识地认识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伙伴有些事情在毕业后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好的需要有志趣相的朋友一起才能完成

  “电影《夜幕将至》全国上映时间,大概明年元旦左右我很期待能够带着影片回到校,给同学们放映这部电影跟同学们开展交流,也希望母校的老师和同学能帮我们去推广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看到。我觉得只有不断地交流,大家才可以共同成长和进步。”张宁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