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王科伟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上刊发突破性研究成果
来源:科学技术部、化学与化工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01 11:31:56 阅读量:

​       71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Ed(《德国应用化学》)发表了我校化学化工学院王科伟教授团队光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目为“Fused-Heterocycle-Link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Enhanced Chemical and Photochemical Stability forPhotocatalysis”山西大同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Angew. Chem. Int.Ed是德国化学学会(GDCh)会刊,由Wiley出版社1962年创办,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学杂志之一,SCI中国科学院大类一区期刊,最新影响因子为16.6。这是我校首次在该期刊发表一作学术论文。

  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FrameworksCOFs)是一种结晶多孔材料,凭借可定制的结构、永久孔隙性和大比表面积,在太阳能转化应用中备受关注。然而,它们稳定性问题尤其是决定着光催化剂性能耐久光化学稳定性,仍然是一个关键挑战。

       为了系统研究COFs光化学稳定性,王科伟团队通过一种简便的一锅法三组分反应,构建了四个具有高化学稳定杂稠环噻唑连接的COFsTZ-COFs14–17)。在环构建单元中引入噻唑单元赋予了这些COFs卓越的化学和光化学稳定性。它们在强酸(12 MHCl)、强碱(12 M KOH1 MMeONa)、还原(1 MNaBH4)和氧化(1 MH2O2)试剂中表现出稳定性,并且在光降解测试中N2或空气中)展现出卓越的光稳定性。重要的是,与常用的亚胺连接相比,原位形成的噻唑引入了新的、稳定的质子化位点,不仅提高了亲水性,扩大了光吸收范围,降低了框架的激子束缚能。TZ-COF-17催化光解水产氢速率高达33.27 mmolg–1h–1超过了许多报道的COF光催化剂。该研究对COFs材料的光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化学与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贾治芳副教授、2021级硕士研究生纪娜和华东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漆静为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我校王科伟教授和华东理工大学张维伟教授、朱为宏院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参与本项课题的还有学院的本科生:2021级应化一班焦梓阳和2022化学一班赵锦程。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王科伟教授课题组围绕稳定性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功能性构建这一主题,主要研究成果已发表在Angew. Chem. Int.Ed.2025,2017)、J. Am. Chem.Soc.2020)、Sci.ChinaMater.2021J.Polym.Sci.2024等期刊。

  我校高度重视高水平论文的发表工作,科学技术部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与科研团队在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并提供各种强有力资源和平台保障,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和科研竞争力。(来源:科学技术部、化学与化工学院  责编:赵鑫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511245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