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心理学专业接受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家组现场考查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25-11-20 17:32:36 阅读量:

11月17日至19日,由教育部教育质量评估中心和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组织的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家组一行7人来校,对我校心理学专业开展认证现场考查工作。

17日上午,专家见面会在慎思楼报告厅举行。专家组组长、浙江师范大学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长周跃良及专家组全体成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卢红,全体校领导出席。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专业负责人、其他师范专业所在学院党政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轶明主持第一阶段会议。


校党委副书记张卫国致辞,代表学校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强调,学校始终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有序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希望各位专家对心理学专业以及学校教师教育整体工作进行全面问诊把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教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卢红对我校在师范类专业认证方面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肯定,她指出,山西大同大学共设有13个师范类专业,目前已有12个专业通过认证,本轮认证结束后,将实现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覆盖。她强调,师范专业认证是推动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抓手,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挥棒”和“压舱石”,学校要做到认识再深化,以最高站位把握认证意义;做到行动再提速,以最佳状态配合认证工作;做到成效再巩固,以最实举措写好“后半篇文章”,为全省培养更多卓越教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姚丽英介绍了学校教师教育整体情况,围绕“铸根基、育品牌、强服务”三条主线汇报了学校师范教育建设成果。她指出,学校坚持固本强基,完善师范教育生态体系,始终把师范教育作为发展基石,协同推进学科建设、资源保障与教育质量提升;坚持立德树人,铸就卓越教师同大范式,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坚持赋能区域,勇担基础教育振兴使命,立足“精师范”战略定位,主动对接地方需求,打造服务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枢纽。她强调,师范教育是学校的根与魂,学校将以此次认证为契机,进一步巩固成果、优化机制、深化改革,持续筑牢师范教育根基,谱写服务山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周跃良主持第二阶段会议。他指出,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对学校教师教育质量的全面检验,是对师范类专业办学水平的系统诊断,更是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关键举措。专家组将严格依据认证标准,聚焦人才培养核心环节,围绕专业建设相关要求、专业建设成效、质量保障体系闭环等重点环节,全面考查心理学专业建设情况。他强调,专家组将帮助学校明确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助力学校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

心理学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就自评报告作补充说明。专家组围绕考查重点进行循证,相关单位负责人就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考查期间,专家组对照认证指标,通过听课看课、深度访谈、师生座谈、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查证学校认证专业建设情况。

19日上午,专家意见反馈会召开。专家组全体成员、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领导、全体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专业负责人、其他师范专业所在学院党政负责人等参加会议。周跃良主持会议。

周跃良代表专家组介绍了考查工作情况,专家组成员分别反馈了开展认证现场考查情况,提出了中肯意见和改进建议。

心理学专业所在学院负责人表态发言

卢红在讲话中指出,本次现场考查,专家组既高度评价和肯定了学校心理学专业在师范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又实事求是、客观中肯地指出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提出了许多极具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宝贵意见与建议。她强调,学校要强化系统思维,以认证深化教学改革,将认证理念贯穿育人全过程;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整改推动专业升级,稳步推进师范专业内涵升级与质量提升;要健全长效机制,以示范引领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学校育人质量。

姚丽英代表学校作表态发言,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导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学校将提高站位强思想,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认证理念落地生根;对标标准明方向,针对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建立台账,以精准整改系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质增效,夯实卓越人才培养根基;突出特色育品牌,结合地域文化资源,探索“文化铸魂+心理赋能”育人新路径,铸就专业创新发展优势;深化改革优课程,以应用为导向推进课程体系迭代升级,健全多元化、过程性、发展性评价机制,增强教学育人整体成效;融合智能促转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有机统一,践行学生中心根本理念;健全机制重闭环,系统梳理历次认证专家意见,形成“汇总—分析—整改—反馈”闭环机制,进一步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实现持续改进良性循环。学校将坚定走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之路,持续夯实教师教育底色,努力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文字:赵鑫  摄影:余致楠  责编:赵鑫)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