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第四个扶贫日到来之际,10月17日下午,二届党委第二十四次常委会议在行知楼十一层会议室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学校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由校党委书记马存根主持。在家的校党委常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常委会成员首先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和教育扶贫工作有关讲话指示精神,中央、省委有关扶贫工作文件政策精神,《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关于实施教育扶贫工程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会议传达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骆惠宁和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近日对脱贫攻坚作出的批示,10月12日全省教育系统聚焦深度贫困县教育脱贫攻坚推进会精神和10月16日山西省扶贫日“攻坚深度贫困”高峰论坛会议精神。
会议研究审定并原则通过了关于教职工党员捐助学校包扶贫困村资金分配办法。为更好地执行分配办法,会议认为,近50万元扶贫捐助资金只用于学校帮扶的阳高县罗文皂镇的两个贫困村的精准脱贫工作,乡村政府为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单位,学校作为资金使用的监管单位,要全面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要强化县、乡、村各级组织的责任,在转交捐款的同时,与镇政府同步签署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让捐助资金真正落到实处、发挥作用;要充分体现精准扶贫的政策要求,进一步细化分配方案,针对每一个贫困户的具体情况精准施策。
会议原则同意校扶贫工作队提出的贯彻落实全省教育系统教育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方案。会议同意扶贫办关于成立相关“智库”的建设方案。会议要求,依据常委会提出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改后印发执行。会议决定,由组织部、扶贫办牵头,其他相关部门配合,首先建设好三个“智库”,充分动员专家、教授积极参与;同时,充分发挥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做好“智库”建设工作,名单审定后,尽快上报教育厅。对于“十项任务”,要坚持“不求全、但求实”的原则,尽可能充分发挥我校的资源优势,将有条件或创造条件能开展的项目做好。
会议还就全国第四个扶贫日的有关活动进行了研究部署,要求通过一系列惠及贫困户的具体活动来进一步推进我校的扶贫工作,主要有: 将50万元捐款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到村、到户,对贫困户进行果树栽培等技术培训,开展名医专家义诊,组织“互联网+”农产品销售培训,组织农副产品进食堂进教职医护员工家庭活动,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等。
会议就我校联系的深度贫困县天镇县的联系对接工作进行了研究。会议强调,要尽快实现学校和天镇县政府的对接工作,聚焦“十项任务”,形成扶贫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学院、医学院、教育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等相关资源优势,围绕教育扶贫,对天镇县的贫困户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就学资助服务体系;助推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特别是助推天镇县的保姆服务品牌,努力使这一品牌更上一个档次;要提高深度贫困县天镇县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通过宣传册、定期辅导宣教,教育引导贫困户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形成长效的健康扶贫机制;要依据六部委的要求,积极推进村风文明建设,做到“扶贫先扶智”、“关注口袋首先关注脑袋”,结合“三支一扶”和“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让贫困户真正实现永久脱贫;做好科技咨询服务,做好乡村教师的培训深造、轮岗支教工作,充分发挥我校的教育优势、师范优势、医学农学生命科学及附属医院的优势,切实做好我们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
会议强调,教育扶贫关系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切实做好工作,贡献同大的智慧和力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