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大学思政工作推进会交流发言材料之六
来源:宣传部 发布时间:2017-10-23 15:28:37 阅读量:
​点亮理想的灯 照亮前行的路

——大同大学新平旺校区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创新
 
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王加力
 

    一、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基本情况
    大同大学新平旺校区自从2014年招收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来,截至目前共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67人。
具体分布如下:
    1.各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分布如下:2014级8人、2015级13人、2016级23人、2017级23人、总计67人。
    2.各少数民族学生分布如下:维吾尔族46人、哈萨克族15人、回族6人、柯尔克孜族2人、塔吉克族1人。
    3.各学院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如下:机电工程学院20人、煤炭工程学院1人、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46人。
    二、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特点
    1.小团体意识比较强。
    2.豪放、豁达、直爽、头脑灵活。
    3.活动能力较强,学业能力较弱。
    4.比较计较经济利益,且善于表达。
    5.他们普遍更愿听师哥、师姐的经验和劝诫。
    6.普遍具有家庭带来的宗教意识,有宗教习惯,受宗教影响比较深。
    7.家庭对个人的决策影响巨大。
    8.学校不是真空,不是象牙塔,社会上的许多思想在他们身上都有体现。
    三、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工作开展情况
    从2014年9月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一进校,我们就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三年多来,本着对党的教育事业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争做四好教师”的指示精神,(即:争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争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争做知识过硬的好老师、争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时刻不忘自己的历史使命,深刻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那就是我们的高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加强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三史”教育。(新疆地方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史)
    2.加强感恩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祖国就是中国的教育、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员教育。
    3.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加强“三个离不开”教育。(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5.加强法制教育。
    6.鼓励民族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民族学生中大力发展党员。
    7.邀请新疆内派管理站的专家阿布里克木艾山、米吉提哈得尔来校举办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宣讲报告会。
    8.举办多次民族团结主题班会、古尔邦节联欢会、诺鲁孜节联欢会。
    9.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新疆民族学生,严格考勤制度和请销假制度,确保新疆民族学生的良好心态和生活稳定。
    10.定期举行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专题讨论会,使民族学生管理人员在互相借鉴和学习中提高工作水平。
    11.举行一年一度的元旦联欢晚会、游园活动、古尔邦节、诺鲁孜节,鼓励民汉学生一起欢度庆祝,展示风采,增进民族学生的归属感,使其学会感恩。
    12.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13.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里。
    ①用笨办法、下苦功夫,像了解自己孩子一样了解每一名学生。
    ②用实办法、下真功夫,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点滴和细节。
    ③用新办法、下巧功夫,与各族学生共同捍卫网络阵地。
    14.充分发挥新疆内派教师的优势,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
    ①新疆内派教师艾则孜·艾合买提和杨德斌两位教师对校区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信息进行了采集,为学校今后的管理工作准备好了第一手资料。
    ②2016年10月,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加苏尔·海肉拉生病,学校给予全力帮助使该生顺利办理休学手续,返乡治疗。
    ③经过内派教师艾则孜·艾合买提的努力工作,成功解决了吾尔凯希·阿不来提和阿布都萨拉木·托合提两位同学在校外租房的问题,现两位同学已搬回学校住宿。
    ④2017年3月,当内派教师杨德斌教师得知拜和提亚尔·图尔逊和卡地尔白格·那地尔两位同学吃饭有困难时,杨老师当即给了每人100元。
    ⑤我们组织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进行了《反恐维稳、爱国爱疆发声亮剑》动员大会,并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开展这项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思想认识,使他们更清楚的认识到“三股势力”的反动本质,更加明确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重要性,更加激发了同学们爱国爱疆的热情。
    ⑥2017年暑假,内派教师杨德斌对塔依尔江·阿不都瓦依提、拜和提亚尔·图尔逊两位同学进行了家访工作,并每户给了200元慰问金,把党和学校的温暖送到学生的家里。
    ⑦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县发生地震,内派教师杨德斌得知后立即打电话询问精河县16级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学生祖鲁乎玛尔同学家里的受灾情况,及时进行了心理疏导,并寄去200元慰问金。
    ⑧2017年9月新生报到开学,17级学生祖木热提·阿力木不慎丢失了钱包,找到艾则孜·艾合买提老师,艾老师及时安慰,当即拿出100元给她,以解决燃眉之急,并通知有关部门协助查找。
    ⑨2017年10月,内派女教师候颖超及时发现并成功劝返一名维吾尔族女同学在校外租房的事情。
    四、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存在的问题
    1.孤独感、自卑感、挫折感的问题。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来自南疆,自信心不够,有自卑感。
    2.文化、风俗、习俗、民俗、饮食融入的问题。
    目前学校正在努力办好校园的清真餐厅,学校打算从新疆招聘两名维吾尔族大师傅,解决同学们的餐饮问题。新疆内派教师艾则孜·艾合买提和杨德斌两位教师对学校的清真餐厅内部装饰进行了总体设计,餐厅内饰以宣传中华文化和英雄人物为主旋律,从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加强对民族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3.毕业的问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大部分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但由于他们的文化基础比较弱,学习很吃力,很多同学有多门挂科的情况,还有个别同学有放弃学业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告诉他们学习的重要性,目前这部分同学思想上有了转变,学习积极性有了提高,同时学校想方设法采取多种办法来提高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成绩。
    4.分裂与反分裂、渗透于反渗透的问题。我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是稳定的,全体学生能按照校党委的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决维护祖国的统一,自觉维护民族的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抵制和防范“三股势力”的侵蚀和渗透,在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祖国边疆的繁荣为新疆的建设做出贡献。
    5.“五个认同”的问题,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其实,最终是解决理想信念和信仰的问题。
    6.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问题。
    五、应对的办法和措施
    1.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与和谐高效的工作团队共同管理。
    ①难点就是有民族的宗教背景。
    ②往往把宗教行为说成是生活习惯。
    ③要讲正常的宗教常识课,不是要批判宗教,而是要正确认识宗教。
    2.在管理上实行分散管理,统一协调,“严”和“爱”同在。
    3.民族融合,混学混住,开展民族团结宿舍评比,转变思维方式,拉近彼此距离;转变管理理念,除民族饮食习惯外,其他一律一视同仁。
    4.“去标签化管理”,不要把他们作为特殊的群体。
    5. 严格管理,“管理指标”与“经济”挂钩,敏感问题不回避。
    6.节点发力,提高管理效率。
    7.对突发事件要冷静果断处理。
    8.“双一帮一”管理措施,就是让班里学习好、思想素质好、学习水平高的同学、党员、学生会干部与民族学生结成朋辈,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水平和汉语会话水平。
    9.加强网络和手机的管理,教育学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
    10.编制《新疆籍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案例集》,为辅导员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1.外出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截止目前为止,已参加过的培训有:①2015年元月,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高校维稳工作培训班;②2015年5月,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教育部内地民族班管理人员培训班;③2017年8月,参加了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内地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教师和辅导员培训班。
    12.用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五把钥匙”。
    ①思想的问题,用思想的方法去解决;
    ②文化的问题,用文化的方式去解决;
    ③习俗的问题,用尊重的态度去对待;
    ④宗教的问题,按宗教的规律去解决;
    ⑤暴恐的问题,用法制和严打的方式去解决。
    六、今后的工作思路
    坚持政治任务高于一切的原则,保证健全进来,完整出去。
    1.坚持一个培养目标:就是政治思想过硬,文化基础扎实。继续开展好“双一帮一”帮扶活动,即一名党员教师,帮助学生政治思想方面,同时一名优秀学生,帮助他们学业方面。
    2.确立“双育人”的思路: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加强“三个时期”的管理:①加强入学军训教育的管理;②加强节假日离校和敏感时期的教育管理;③加强指导学生文化课的教育管理。
    4.抓好“三个组织”的建设:
    ①抓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微信群新媒体组织的建设;
    ②抓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联络员小组的建设;
    ③抓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团员志愿者活动组织的建设。
    5.开展“四大主题”教育:①在学院进一步宣讲民族传统和民族政策教育;②在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反对分裂,抵制“三股势力”的侵蚀教育;③利用山西的红色革命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④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利用业余时间给同学们上党课,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加入中国共产党。
    6.建立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一人一册(策)”的管理办法。
    ①从入学到毕业“一人一册”。包括个人、家庭、经济、受教育背景、在校表现、学习、工作、参加社团、社会实践、实习、成长情况等信息在内的记录档案。
    ②每个人“一人一对策”的管理办法。
    总之,在校党委和山西省内派教师协调站的共同领导下,我们有信心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今后我们将转变观念,改进方法,主动作为,克服不足。对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既要做到关心关爱,更要做到教育引导;既要做到重点关注,更要做到一视同仁;既要为他们点亮理想的灯,更要为他们照亮前行的路;既要做他们成长的导师,更要做他们知心的朋友;既要当好先进思想文化的转播者,更要做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既要培育他们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更要加强对他们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担负起他们健康成长的责任。
    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做好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我们将关照他们、服务他们,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修养,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进而努力开创我校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边疆的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一点我们应有的贡献。

 

Copyright © 2006-2022 山西大同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校址:山西省大同市兴云街 邮政编码:037009

传真:0352-7158137

晋公网安备 14020002000134号  晋ICP备11005719号-2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关闭